“天宮”與“神八”對接將採用獨創技術

時間:2011-10-31 09:56   來源:新華網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成功之後,將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航太器空間交會對接在技術上有何難度?天宮一號在交會對接和未來空間站建設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中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以後在世界航太大國中處於什麼位置?記者專訪載人航太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

  交會對接是我國載人航太三步走中第二步的重要內容

  記者: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空間交會對接,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航太大事?

  周建平:我們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八號無人飛船,是為了進行我國載人航太工程的首次空間交會對接。

  我國載人航太三步走中第二步的目標是要突破航太員出艙活動技術、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我們目前已經用神舟七號任務順利完成了空間出艙。另外一個技術上更複雜的任務就是突破交會對接,實現兩個航太器在空間的交會對接,這是航太技術特別是載人航太技術裏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術。

  除了完成交會對接,我們也把這次任務同時作為研製、試驗空間站技術的機會,以提高空間飛行試驗的效益,縮短空間站研製進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扮演著兩個角色:既是交會對接過程中的目標飛行器,也是一個小型的空間實驗室。

  記者:突破交會對接技術有多重要?

  周建平:航太器的交會對接是建設空間站的一個基礎。大家知道,把人送入太空,天地往返的運輸工具是載人飛船,或者像美國的太空梭。但是天地往返的運輸工具,它不能在軌道上長期工作,長期駐留軌道是空間站的事情,空間站的規模更大,設備更全,科研能力也更強。

  交會對接技術給在軌航太器和地面搭建橋梁,使空間飛行器不再孤獨。

  空間站的建造和維持都需要交會對接技術。幾百噸的空間站,不可能一次發射入軌,需要多次發射,在空間組裝後構成空間大型組合體,在軌道上長期運作從事科學技術試驗。像我國的空間站未來計劃要發射三次,三個艙段怎麼連在一起構成一個整體,就靠交會對接技術。

  空間站維持工作,必須維修和補給推進劑;航太員在空間站生活和進行科學實驗,需要食品和各種設備,還要把經過試驗的樣品送回地球。不管是通過哪種天地往返工具把人或者貨物送到空間站,都需要交會對接技術,因此它對載人航太來説是基本的關鍵技術。

  有了交會對接技術,我們也可以在軌維修衛星,為衛星加注燃料,延長工作壽命。人類的探索是沒有止境的,未來我們登陸月球,前往火星,這些深空探測,需要巨大的飛行動力,也靠空間的組裝來實現。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