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載火箭系統總設計師荊木春詳解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

時間:2011-09-29 10:36   來源:新華網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征二F運載火箭組合體轉運至發射區後進行火箭系統測試。 秦憲安 攝

  新華網酒泉9月28日電(記者王玉山、趙薇、李惠子)承擔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任務的火箭有一個新名字: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這個多出來的“T1”意味著什麼?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前夕,新華社記者採訪了運載火箭系統總設計師荊木春。

  火箭採用了目前國內最大的整流罩

  記者:發射天宮一號的火箭為什麼叫長征二號FT1火箭?

  荊木春:長征二號FT1火箭算是長征二號F火箭的改進型,做了很多技術狀態上的更改。為進一步提高可靠性,産品也進行了更新換代,適應能力更高一些。

  記者:具體更改有哪些?

  荊木春:大的狀態有五十幾項變化。比如説我們的整流罩是全新的,助推器結構做了調整,控制系統做了很多變化,還有其他的系統都做了很多狀態上的改進。

  這些變化主要是出於工程總體的要求。工程總體需要我們發射目標飛行器,因此對於火箭的要求就和發射飛船不一樣。比如整流罩的直徑比發射飛船火箭的整流罩要大,高度達到12.7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火箭整流罩。

  火箭推力更大,發射時序略有微調

  記者:技術狀態改變會給火箭本身帶來哪些變化?

  荊木春:主要是推力變大了。為了提高運載能力,我們把助推器做了一些更改,也就是説推進劑比原來加注的多一些,這樣運載能力就提高了。

  記者:和神舟七號發射相比,這次發射在飛行時序上有哪些調整?

  荊木春:飛行時序就是從點火、起飛以後一直到入軌的飛行過程中火箭做的動作。基本的動作和以前相比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但在時間上作了一些調整,這種調整是由推進劑增加所決定的。比如我們助推器分離的時間原來大概在140秒,現在要到150多秒了。整流罩分離的時間也比原來要推遲一些。

  記者:發射天宮一號後緊接著就要發射神舟八號,包括後續的神舟九號、十號,任務連接非常緊密,挑戰是不是很大?

  荊木春:的確是這樣。大家都知道,過去載人航太發射的間隔時間一般是兩年到三年,最短也要將近一年的時間。但從這次任務特點來講,需要有兩個飛行器來進行交會對接,這就要求時間間隔不能太長,必須連續不斷發射,這確實給我們帶來了較大挑戰。

 

  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正在研製之中

  記者:目前我國運載火箭的水準在世界上處於什麼位置?

  荊木春:美國和俄羅斯進行過登月、發射空間站等任務,所以其火箭的運載能力都比較大,而我國火箭運載能力主要是根據任務需求研製的,運載能力相對較小。為確保完成後續發射空間站等任務,我們正在研製更大推力的新型火箭。

  記者:怎麼看火箭的未來發展趨勢?

  荊木春:火箭的本質要求它的運載能力要大、可靠性要高,才能保證滿足任務需求和發射成功率。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將圍繞空間站研製新一代的大推力運載火箭,並採用一些新技術、新工藝確保火箭更安全可靠。

  記者:在燃料方面我們是不是也在向著一個更加環保的方向發展?

  荊木春:正在研製的新型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氧煤油,從環保角度來講更清潔、更安全。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