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發軔:2020年之前中國航太事業進入新階段

時間:2011-09-28 15:1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重慶頻道4月9日電 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在重慶科技學院進行了“航太科技報告”,重慶市科委主任周旭主持了報告會。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和回收,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全面掌握載人航太技術的國家。      

  “我不是科學家,我是工程師” 

  戚發軔,我國知名的空間技術專家。作為中國航太領域的技術專家,戚發軔自1957年從北航畢業進入航太領域工作至今的40年間,不僅親自參加了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研製工作,而且主持過東方紅二號、風雲二號、東方紅三號等6種衛星的研製,還親自組織了十余次衛星發射任務。1992年,他走馬上任"神舟"飛船總設計師之職。在對自己的定義時戚院士更願意説"我不是科學家,我是工程師"  

  報告會上戚院士闡述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天”的定義,“天”是人類生活的第四空間,是“離地球100公里,大氣層以外的太陽系”。有了"天"的的概念就要有“天軍”,於是就有了航太事業。  

  2020中國航太事業新階段  

  921載人航太工程確定的三步走方案,第一步人能上去回來,不僅是一天,一個人,現在楊利偉等三個人已經完成了這個任務。第二個就是空間實驗室階段,為建立中國的空間站做技術準備的,需要破解四個關鍵,第一個要出艙,神州七號已經完成了這個任務,人出去了,把東西也拿回來了,上天不是旅遊是要幹活的,能出去能工作的。第二是交會對接,明年天宮一號發射,緊跟發射的神八,神九,要和它完成對接工作。貨運飛船進行的補給,再生式生命補給也是需要攻克的關鍵。  

  “2020之前,中國的航太計劃將會圍繞這幾方面來進行。”  

  太空屬於全人類 誰開發誰受益  

  戚院士回憶到胡錦濤主席在2004年講過一句話:他説在新世紀誰能夠有效的利用太空的資源誰就能獲得額外的財富和安全,一個主權國家要安全就必須充分的利用太空事業。  

  中國在太空領域既要趕超美,俄,歐洲,日本,又要面臨發展中國家的追趕,如印度,所以戚院士提醒“我們需要有危機感和緊迫感”。中國要掌握未來太空資源的話語權,要從一個航太大國變為航太強國,就需要有進入太空的能力,利用太空的能力和控制太空的能力。美國的戰略家説:"誰控制太空,誰就控制地球",美國科學家説"誰擁有太空,誰就擁有地球"。所以正在研製的具有25噸運載能力的長征5號大型火箭是中國航太事業邁入新臺階的一個基點。       

  航太事業需要年輕的血液  

  美國搞航太的科學家平均年齡42歲,中國航太科研人員平均年齡只有35.6歲,正是這只年輕的隊伍帶著"兩彈一星"的航太精神,站在前輩的肩膀上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關,成為了航太事業的中堅力量,讓中國的航太事業充滿的活力。對於我國航太領域人才的培訓,戚院士指出“有奉獻精神,多幹活,從小事做起,在工程裏多鍛鍊,中國的航太事業是需要這樣的一些年輕人作為接班人的。” (鄧婷)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