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力推“神八”飛天

時間:2011-09-30 12:03   來源:人民網
  神舟八號飛船到底怎麼設計的,與神舟七號飛船有什麼區別呢?在神舟八號飛船飛天前夕,記者採訪了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載人航太總體部主任設計師石泳。

  飛船系統:安全舒適 平移功能是亮點

  “神舟七號”的軌道艙是一艙兩用的,成為生活艙和氣閘艙的結合體。“神舟七號”的艙可以説一艙兩“名”,根據其支援航太員太空生活的功能,稱為軌道艙,根據其支援航太員出艙活動的功能,稱為氣閘艙。而“神舟八號”就沒有這個氣閘艙。

  “神舟八號”在外形上增加了測量敏感器。 從外形上看,“神八”與“神七”的返回艙是一致的。

  “神八”又一特色亮點表現在返回式坐椅上,體現了設計人員的綠色理念。“儘管飛船各系統的密封已經萬無一失,但是坐椅下的一個壓力燃氣包裏的有害氣體一旦發生洩露,後果將不堪設想。”石泳説。因此,“神七”最終確定了用壓縮空氣來取代燃氣,並相應地增加了一套氣源組件系統作為動力源。坐椅的提升原理沒有變化而壓縮空氣的使用,意味著即使發生洩露也不會對航太員的身體産生任何不利影響。在返回時,航太員承受的衝擊力大,為了讓航太員著陸時感覺更舒適,此次“神八”的坐椅改成大底。

  為了航太員的安全,為了“神八”的萬無一失和載譽而歸,研製人員慎之又慎,把安全做到了極致。

  石泳介紹,飛船不但可以往前走,還具有平移功能。這也是神舟八號飛船的又一大亮點。

  推進艙:增加12台發電機

  據介紹,“神八”技術狀態改變高達百項,涉及産品有推進艙、艙內和艙外錄影機、電源分系統、總體電路等。

  石泳説,因為增加的設備大小不一,輕重不一、功能不一,所以這些設備不能簡單地往推進艙一安裝就了事。推進艙總體單位在設計時既要考慮到艙體在太空飛行過程中的重心和平衡,還要根據産品體積大小安裝在合適的位置,同時要考慮安裝時操作人員的操作和檢修方便,經過綜合權衡,推進艙總體設計方案科學合理,安全調試一步到位,確保了“神八”任務的完成。

  同時,在供電能力上,“神八”比“神七”的供電能力增強了。在功能上,“神八”新增了交會對接的能力。

  艙外錄影機:讓全世界聚焦我們

  “神舟八號”與“天宮”的交會對接這一輝煌的時刻,怎麼才能迅速傳遞給世界?神舟八號飛船的測控與通信分系統解決了這個問題。

  石泳介紹説,分系統經過調研、試驗和仔細地研究,決定採用擴頻通信方案,參數選擇也通過大量的試驗與摸索,最終獲得了較好的通信環境。

  “神舟八號”中航太員可以控制艙外錄影機,作為測量的敏感器,圖像處理的能力比“神七”提高,為了滿足飛船用戶的要求,充分展示航太員艙外行走的影像,展示我國載人航太領域新的突破,分系統採用先進的壓縮編碼體制,雙路圖像傳輸模式,大大提高了圖像傳輸品質,保證了畫面能夠清晰地傳回地面,讓全世界人民都能看到中國航太的這一壯舉。

  “神八”暗藏著很多玄機,更凝聚了飛船研製人員大量的心血和智慧。他們的心血為實現最終建立空間站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航太報社記者 孫丁玲)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