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前後9小時不能有雷電

時間:2008-09-10 08:35   來源:新華網

  據新華社電,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6日宣佈,神舟七號載人航太飛行任務總指揮部6日召開第一次會議決定,神舟七號載人航太飛行將於9月25日至30日擇機實施。神舟七號飛船於今天開始加注推進劑。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告訴本報記者,飛船發射與地面發射場的天氣條件、空間氣候狀況等有關。

  神舟飛船的近兩次發射,經過各方面綜合考慮,都選擇在10月份。

  另外常説的“擇機”發射,主要是看當時的發射場天氣等情況。

  有關航太專家透露,9月和10月均有較適合的發射窗口,但因“神七”將執行太空行走任務,9月底升空時的太陽夾角更適合航太員出艙活動。這是選擇提前發射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新進展

  艙外航太服完成主要測試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説,執行神舟七號載人航太飛行任務的各大系統已進入最後準備工作狀態。

  神舟七號飛船、長征-2F運載火箭、艙外航太服和伴飛衛星等産品已完成發射場區的主要測試工作,發射場、測控通信、著陸場等地面參試系統已基本完成任務實施的各項準備。

  航太員身體和心理狀態良好

  航太員飛行乘組在發射場進行了人船箭地聯合演練,操作技能熟練,身體和心理狀態良好。

  神舟七號飛船加注推進劑後,將與火箭對接並垂直轉運至發射工位,進行最終狀態檢查和確認。在任務總指揮部決定加注火箭推進劑後,擇機實施飛船發射。

  ●專家解密

  提前發射

  保證航太員陽光下作業

  航太專家表示,發射窗口是指較適合運載火箭升空的時間範圍。

  選擇載人航太飛船的發射窗口更需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天體運作軌道、飛船運作軌道、太陽光照輻射、飛船姿態控制等,同時需要確保飛行時的太陽、地球、飛船三者處於合適的位置。

  據《資訊時報》報道,經詳細測算後,9月和10月均出現適合的“神七”發射窗口。

  然而“神七”與此前發射的載人航太飛船最大的不同,是航太員將出艙行走太空,而這正是造成“神七”可能發射提前的重要原因。

  航太專家表示,9月底發射飛船,太陽夾角更適合進行太空行走。

  選擇9月底發射,能令飛船在最短時間內見到太陽,保證航太員出艙作業時有陽光,當航太員完成作業返回飛船時,天還沒黑下來。

  天氣因素

  地面風速不能過大

  北大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對本報記者説,飛船“發射窗口”的選定和發射場天氣條件有關,如風速、風向、能見度等。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試驗技術部氣象室主任劉漢濤向記者介紹,天氣對兩個環節影響最大:轉運和發射。

  轉運是指把船箭組合體從總裝廠房轉運到發射塔架,其間距離1500米,這也是船箭暴露在室外時間最長的階段。

  這個時候影響最大的是距地面80米以下的淺層風。因為轉運時飛船已經加注燃料,而火箭還沒加注,處於頭重腳輕的狀態,風速過大可能讓火箭失去平衡。

  發射前後9小時不能有雷電

  發射時最重要的天氣因素,則是距地面8至15公里的高空風,如果風速太大會影響火箭的姿態。同時,如果上下層風速不一樣,或者風的方向不一樣,可能使火箭發生扭曲。

  其他影響發射的因素還有雲量、能見度、降水、電場強度等。

  劉主任介紹説,載人航太發射的最佳氣象條件主要包括:無降水、地面風速小于8米/秒、水準能見度大於20公里;發射前8小時至發射後1小時,場區30公里至40公里範圍內無雷電活動;船箭發射所經過空域3公里至18公里高空最大風速小于70米/秒。

  軌道因素

  帆板需産生足夠電能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發射場系統總設計師周建平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選擇一個最佳的“發射窗口”,要考慮保證飛船的太陽電池帆板打開後與太陽的相對方位能使其産生足夠電能。

  飛船發射上天后,要保證各種儀器設備正常工作,需由太陽電池帆板供應充足的電源。

  太陽電池帆板在太空展開後,有一個起始位置,如果陽光垂直照射在帆板上,就會産生足夠的電能;非直射狀態下,太陽電池帆板效能就會降低。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司令員張育林表示,發射日期一般是在發射之前一個月左右時定下來的,至於具體的發射時間,則要視選定的日期而定。

  比如“神六”是在上午9點發射的,如果是9月底發射可能具體時間是8點半左右,而10月底發射時間可能是9點以後。這是受飛船本身的太陽電池等條件限制所決定的。

  空間因素

  太陽活動正處低年

  焦維新教授介紹,飛船發射要避開太陽活動的活躍時期,避免受到帶電粒子輻射,那樣會影響飛船的通訊、導航和定位,輻射也會影響航太員出艙行走。

  中國科學院空間環境研究預報中心副主任、國家天文臺太陽活動預報團組首席研究員王華寧向記者介紹,太陽活動通常有11年左右的週期,目前正處於太陽活動的低年,太陽大氣層比較寧靜,因而災害性空間天氣事件發生概率較低。

  對於一般性航太活動而言,目前空間環境比較安全。

  據了解,從2006年開始,太陽活動水準就處於較低水準。

  今年以來更是很少有黑子活動,近期也不會出現大規模爆發。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