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任務新聞發佈會實錄

時間:2011-09-29 09:52   來源:新華網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

發佈會現場的媒體記者。

  新華網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消息:9月28日下午,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新聞發佈會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介紹了任務的基本情況。

  任務基本情況

  武平介紹説,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將於9月底至11月中旬,相繼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八號飛船,實施交會對接。發射天宮一號的長征二號F T1火箭已於今天下午開始加注推進劑,將於9月29日21時16分至21時31分擇機發射。

  天宮一號飛行的主要任務是,為實施空間交會對接試驗提供目標飛行器;初步建立長期無人在軌運作、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為空間站研製積累經驗;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航太醫學實驗和空間技術試驗。

  按照計劃,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後,經兩次變軌進入高度約為350公里的近圓軌道,進行在軌測試。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前,天宮一號降軌至高度約343公里的近圓軌道,等待交會對接。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入軌後2天內,完成與天宮一號的第一次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組合體飛行12天左右,擇機進行第二次交會對接。組合體運作結束後,飛船于1天內返回地面。天宮一號將升軌至自主飛行軌道,轉入長期運作管理模式,等待下次交會對接。

  天宮一號為全新研製的載人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品質約8.5噸,設計在軌壽命2年。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實驗艙有效使用空間約15立方米,可滿足3名航太員在艙內工作和生活需要,前端安裝被動式對接機構,可與飛船實現對接。資源艙為空間飛行提供動力和能源。

  發射天宮一號的長征二號F T1火箭是在原長征二號F火箭基礎上改進研製的,取消了逃逸系統,採用了新型整流罩,改進了助推器結構,提高了運載能力。火箭全長52米,起飛品質493噸,運載能力為8.6噸。

  目前,執行天宮一號飛行任務的航太員系統、空間應用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發射場系統、測控通信系統和空間實驗室系統已完成綜合演練。發射前的各項準備已基本就緒。

  實施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突破和掌握交會對接技術,是建設載人空間站的基礎和前提,對於實現我國載人航太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推進載人航太事業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