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進入臨戰狀態 神八11月1日發射

時間:2011-09-27 17:11   來源:《揚子晚報》

  26日,天宮一號飛行任務進行了火箭燃料加注前全系統品質評審。結果顯示,各參試系統技術狀態正確,設施設備功能正常,性能滿足任務要求,可靠性、安全性措施落實,完全具備執行發射的條件。“天宮一號”以近乎完美的狀態通過了全系統品質評審。

  接下來,“天宮一號”將進行頗為重要的火箭燃料加注。專家介紹,常規燃料加注在技術上叫負36小時,也就是説燃料加注最早要在火箭起飛前36小時進行,一般情況下,燃料都是發射前一天加注,而低溫燃料則只能在發射前幾個小時內進行。“天宮一號”共將加注燃料450多噸,這麼多燃料裝在12個儲藏箱裏,每個儲藏箱都相當於一個標間大小,而航太燃料極其昂貴,每千克需要近2萬美元。

  何時升空:後天晚上9點16分

  發射後7分鐘能用肉眼看見

  崔吉俊介紹,火箭發射大約10分鐘後,“天宮一號”便和火箭分離,持續飛行,經過一些列技術動作,進入到預定的軌道。而判斷“天宮一號”發射任務是否如期完成,崔吉俊估計,監控加上數據分析,需要至少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換句話説,大約半個小時後,便能判斷此次發射任務是否成功。

  全國各地的人們何時能夠看見“天宮一號”?崔吉俊介紹,發射後大約400秒,“天宮一號”升至100至200公里的高度,此時應該在太原上空,“天宮一號”就似一顆衛星,人們應該用肉眼可見。620秒之後,“天宮一號”經由青島出海,飛離祖國的上空。

  另據知情人士介紹,如果不出意外,“天宮一號”將於29日21時16分左右發射。

  排除隱患

  “之所以推遲發射天宮一號,是因為長征2號FT1火箭與出問題的長征2號丙火箭有類似之處。這一個多月以來,經過補救和加強,已消除了隱患。”

  ——陸晉榮

  上月發射失利後,進行176項技術更改

  “天宮一號”的火箭“更強”“更壯”

  載人航太工程副總指揮牛紅光説,天宮一號的發射是“好事多磨”。原定的發射窗口是“早已計算好的日子”。然而,8月18日,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實踐十一號04星”失利,天宮一號發射計劃隨即做了相應調整。

  26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總工程師陸晉榮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實踐十一號04”衛星發射失利的原因跟發射技術沒有關係,是火箭系統本身的問題。

  陸晉榮説,擔負天宮一號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T1火箭與出問題的長征二號丙火箭有類似的薄弱之處。一個多月來,工作人員經過補救和加強,並對有關部位進行“舉一反三”,已經消除隱患。專家們承諾,“可以説,這次火箭發射失利也是一次‘壞事變好事’。”

  與以往長征二號F火箭相比,承擔“天宮一號”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火箭的可靠性進一步提高,科研人員不僅解決了與“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存在的類似隱患,還進行了176項技術更改,其中重大更改就有40項。

  和 “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相比,長征二號F火箭更是係出名門,已經將7艘“神舟”系列飛船送入太空預定軌道,發射成功率達到100%,因此一直享有“神箭” 的美譽。資料顯示,它由四個液體助推器、芯一級火箭、芯二級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組成,它是我國目前起飛品質最大、技術最複雜、可靠性和安全性指標最高的運載火箭。

  據專家介紹,此次承擔“天宮一號”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火箭從外形上看,最大改變集中在“頭部”,由於“天宮一號”不載人,取消了為航太員安全所設計的逃逸塔系統。又因“天宮一號”的體積超過以往發射的“神舟”系列飛船,因此火箭的整流罩的長度、直徑都有所增加。在內部結構方面,長征二號F火箭在制導方式等方面也有諸多革新。

  設計團隊特別是對“神七”任務以來更新改造的“新設備、新狀態、新介面”進行了專項清理;進一步對非標、自動控制、測髮指揮監控等160多種設備故障處理預案進行了分析,細化完善了應對措施,確保設施設備始終處於良好狀態。“一句話,在我們現有的技術條件下,火箭呈現完美的狀態”。

  預計11月1日發射神八

  專家告訴記者,“天宮一號”升空入軌後,發射中心將在11月1日發射神八。

  記者還了解到,神八、神九都不搭載女航太員,神十計劃搭載兩名女航太員,從空軍飛行員中選拔,其中一名來自山東煙臺。“天宮一號”將於在軌的兩年中,與神八、神九、神十進行交會對接試驗,這將為中國2020年左右建立空間站奠定關鍵的技術基礎。

  火箭運載能力將更大

  本報記者了解到,比長征二號F火箭更大的火箭已在研製中,與之配套,可供發射大噸位空間站的發射場——海南文昌發射基地也計劃在2013年建成。

  目前,我國的火箭最大運載能力只有10噸,此次“天宮一號”重約8噸。專家介紹,我國未來的空間站是由一個核心艙、一架貨運飛船、一架載人飛船和兩個其他艙組成,總重量在80噸左右。其中核心艙需要有人長期駐守,只有具備20噸以上運載能力的火箭,才有資格發射核心艙。專家介紹,我國正在研製新一代大推力長征系列火箭,其運載能力可達25噸,基本與國際上的頂級水準相當。(谷岳飛)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