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進入發射倒計時 將與三艘飛船對接

時間:2011-09-21 15:24   來源:《新京報》

  “天宮一號”飛行器(資料圖) 

  我國選定第二批航太員 5男2女 

  張建啟:發展航太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意義重大 

  記者從中國軍網獲悉,目前,“天宮一號”已經進入發射倒計時,它將相繼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實現交會對接。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網消息,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于6月29日,進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其各項測試工作進展順利。7月23日上午,用於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也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至此,執行天宮一號飛行任務的各大系統參試人員和飛行産品已全部集結載人航太發射場。目前,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此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已對載人航太發射場設備設施,全面進行了檢修檢測和品質評審,完成測髮指揮監測系統升級改造等66項基建技改項目,具備了執行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的能力。為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共進行了近170項技術狀態更改,其中有五項新技術首次使用。 

  據介紹,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分為三步走:一是航太員上天;二是多人多天飛行、航太員出艙,實現飛船與空間艙的交會對接,併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三是建立永久性空間站。 

  曾任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副主任、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原副總指揮的張建啟表示,“神八”肯定是無人對接,有人對接是“神九”還是“神十”,主要看“神八”交會對接是否順利,只有3次對接成功,第二步戰略目標才能全部達到。 

  “天宮一號”實際上就是一個空間實驗室的雛形,它的重量和神舟七號一樣,重8噸。“天宮一號”主體為短粗的圓柱形,直徑比神舟飛船更大,前後各有一個對介面。 

  “天宮一號”採用兩艙構型,分別為實驗艙和資源艙。實驗艙由密封的前錐段、柱段和後錐段組成,實驗艙前端安裝一個對接機構,以及交會對接測量和通信設備,用於支援與飛船實現交會對接。資源艙為軌道機動提供動力,為飛行提供能源。“天宮一號”壽命只有兩年。(仲玉維)

編輯:郭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