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之吻”背後設計師:稱對自己設計産品有信心

時間:2011-10-17 09: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北京時間2011年9月29日晚21時16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太發射場,用“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將中國全新研製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國慶剛過,四川長虹集團旗下華豐公司的研發中心內忙碌異常。

  “我們又一次進入臨戰狀態,24小時保持電話暢通,隨時解決可能出現的任何技術問題。”擔任“天宮一號”與“神八”對接通訊連接器主要設計任務的設計師張竸和團隊夥伴們一次次反覆調試信號、測試數據,心情興奮、激動伴著些許“大考”前的緊張。“這次要等到‘天宮一號’和‘神八’準確無誤地‘吻’上,將數據完整無誤地傳回地球才能結束。”

  10月12日,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發佈消息稱,“天宮一號”在軌測試已基本結束。按計劃,在11月初“神舟八號”發射前,還將通過3至4次軌道控制,調整“天宮一號”軌道相位,使其進入預定的交會對接軌道,等待與“神八”的對接。而張竸等科研人員也再次有幸成為這一“太空之吻”的設計者和參與者。

  作為總裝備部、國防科工委、資訊産業部確定的生産軍用電連接器的定點生産企業,華豐公司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一直擔負著神州載人航太飛船通訊系統中連接器的設計製造任務。

  在刀尖上舞蹈、體會榮耀幸福之中的艱辛,張竸、張明君、馬波、龍鑒君、查梅蕾等5名設計師都輪流品嘗過。身材嬌小、眉清目秀的女設計師龍鑒君回憶説,整個研發過程都是保密的,一直到飛船順利發射後,這個優秀的團隊才知道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多麼的神聖。

  從本世紀初神州飛船搭載的第一件宇航服開始,華豐公司全程參與了神州載人飛船通訊系統中連接器及線纜組件的設計製造,共同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太發展史。

  “第一次看見宇航服線束,是上級提供的一套國外宇航服線束組件。起初連接器的材質、指標和工藝是怎樣的,我們都不知道!完全是自己摸索著在前進!”設計師張明君告訴記者,那時候,國內這一領域完全是空白。“經過無數次的跌倒和失敗,如今,我們在宇航服連接器領域已經有了不容質疑的話語權!”

  查梅蕾,這個和名字一樣美麗的設計師,珍藏著一張2003年10月16日的《金陵晚報》,報紙的頭版是楊利偉身著宇航服在天空中招手微笑的照片。“楊利偉的身上有兩條線束,白色的線束是他的生理信號線,可以將他的生理指標測試結果傳回地球;黑色的是語音通話信號線。如果黑色線束出現異常,我們就無法聽到楊利偉從太空發回的問候,也就無法完成天地通話。”查梅蕾指著照片介紹説,

  與普通的軍工産品相比,航太通訊系統在技術上的要求近乎苛刻,準確性、可靠性和防噪等方面都有著嚴格的指標。正是基於這種只許成功、不能失敗的壓力,每每人們熱切等待歷史性時刻,也正是設計師經歷嚴峻考驗的時刻。

  “這種緊張與興奮,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了。經過了多年的不斷探索和積累,今天,我們對自己設計的産品已經有了足夠的信心。”張竸説,“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不會停止。而我們設計師的追求也沒有止境!” (記者 楊超)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