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位女航太員為何要先當母親再上天?

時間:2011-09-29 13: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香港《大公報》28日刊文説,為何中國首位女航太員要先當母親再上天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龐之浩説,航太員選拔時,要求駕駛飛機飛行時間基本上要在1000小時以上,而要完成這個飛行時間,飛行員本身年齡就不可能太小。另外,把已婚生育作為一個選拔條件,顯然是為了規避太空飛行對女航太員生育的影響。

  文章摘編如下:

  自從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進入太空後,中國是否會産生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太員,一直備受外界關注。

  2009年中國公佈了選拔女性航太員計劃,隨後從15名空軍運輸機駕駛員中選定2名女航太員,這標誌著中國實施載人航太工程以來,首次選拔女航太員。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龐之浩認為,培養女航太員有利於我國未來載人航太的發展,及航太醫學研究的發展。女性航太員具有自身優勢,更有耐心、工作比較細、更適應太空微重力環境等,且在太空飛行,會有寂寞感、孤獨感,女航太員能起到調節氣氛的作用,俗話説“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此外女航太員適合做一些細緻的科學實驗,如觀察植物生長,另外心靈手巧的她們,能在操縱航太空間機械臂等工作上,幹得十分出色,在交會對接任務中出力。

  1995年中國首批航太員開始選拔,2009年,第二批預備航太員復選工作啟動。由於執行的是嚴格的航太任務,航太員會遇到超重、失重、低壓、高低溫、噪聲、輻射等各種特殊環境因素,因此在女航太員選拔過程中,將淘汰對特殊環境因素敏感和耐受能力差的人選,挑選耐力和適應性優良者。

  這些“標準”落實到具體選拔工作中就是一道道門坎。空軍總醫院全軍臨床航空醫學中心主任醫師劉紅巾介紹,僅初選時所做的檢查就有100多個大項目、上千個小項目,三代以內直系血親不得患有嚴重病症,甚至齲齒、灰指甲、咽炎、鼻炎、藥物過敏等。因為在地面上看似小小的“瑕疵”,到太空後就可能釀成大禍。

  除了女性要當航太員需要過關斬將外,最好還是已婚媽媽。目前選定的兩名女航太員均已婚,且已生育。為何中國首位女航太員要先當母親再上天呢?

  龐之浩説,航太員選拔時,要求駕駛飛機飛行時間基本上要在1000小時以上,而要完成這個飛行時間,飛行員本身年齡就不可能太小。另外,把已婚生育作為一個選拔條件,顯然是為了規避太空飛行對女航太員生育的影響。

  按照慣例,2009年“入學”以來的女航太員們,將同其他男性航太員一樣,訓練標準也一致。還要經歷8大類50多門課程,與讀大學本科的時間一樣,通過4年艱苦訓練,才能飛天。

  目前令人關注的是,中國女航太員將以什麼方式在太空留下足跡呢?

編輯:張維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