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發射前夕的航太城

時間:2011-09-28 15:06   來源:新華網

  圖表:天宮一號9月27日-30日擇機發射新華社記者王永卓編制。 

  新華網酒泉9月26日電 伴隨著響亮的號子,巨大的長征二號火箭主體“紅裝素裹”,緩緩地從保護外殼中滑出。此前,它剛剛乘坐火車,並換乘發射場小火車,到達吊裝車間廠房,準備接受組裝。 

  隨著指揮員的一系列密碼,這件長50多米的白色龐然大物脫去紅色外衣。白色箭體上,藍色字母“CZ-2F”赫然顯現。機械手臂控制繩索將箭體慢慢吊起,離開轉運軌道。數十名科技人員身穿藍色工服、頭戴白色安全帽,喊著號子“1、2、3”。 

  隨後,箭體在滑輪的作用下180度轉身,被放入滑軌,慢慢滑向“等在一旁”的另一部分箭體,進行分段運輸後的組裝。 

  組裝後的火箭即為“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測試,它將被運送到發射塔架,隨後把神舟八號托舉上天。 

  中國計劃本週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它既是交會對接目標飛行器,也是一個小型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將於在軌的兩年中,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交會對接試驗,這將為中國2020年左右建立空間站奠定關鍵的技術基礎。 

  “這是大考,以前沒做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總工程師陸晉榮説。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技術負責人楊宏説,交會對接技術是國際上公認的技術難點。“近地軌道上高速相向運動的兩個飛行器,要嚴絲合縫地連接在一起,準確捕獲到測量裝置,涉及的技術相當複雜。” 

  位於中國西北茫茫戈壁灘上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目前已進入發射天宮一號的臨戰狀態。25日,湖藍色發射塔架靜靜矗立,包裹著天宮一號的長征二號FT1火箭正置於其中。當天下午,參試任務各系統進行了“全區合練”。自此,系統將基本固化,等待點火發射。 

  根據氣象會商,發射場在27日和28日將出現大風降溫。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崔吉俊説,原定於27日至30日之間實施的天宮一號發射,將在29日至30日之間擇機實施。 

  載人航太工程副總指揮牛紅光説,天宮一號的發射是“好事多磨”。原定的發射窗口是“早已計算好的日子”。然而,8月18日,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實踐十一號04星”失利,工作人員連夜組織歸零。天宮一號發射計劃隨即做了相應調整。 

  陸晉榮説,擔負天宮一號發射任務的長征2號FT1火箭與出問題的長征2號丙火箭有類似的薄弱之處。一個多月來,工作人員經過補救和加強,並對有關部位進行“舉一反三”,已徹底消除隱患。 

  “成功是差一點點失敗,失敗是差一點點成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主禮堂前,大幅標語映入眼簾。 

  “我們為天宮一號的完美騰飛,做好了一切準備。”崔吉俊説,“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記者李惠子 李清華 王玉山)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