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三大工程完成後 中國將成太空第一強國

時間:2011-09-26 11:11   來源:科技日報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資料圖) 

  歷史上,獨立開發出空間站的只有美蘇兩家,而獨立堅持到底的只有前蘇聯,美國只研製了早期的第一代空間站,就把精力轉向了登月。中國的載人航太提出了分三步走計劃,明確第三步就是建空間站。也就是説,從“神舟”一號開始,目標就鎖定在了建立自己的空間站。外國輿論注意到,10年後,當國際空間站面臨退役,中國人的空間站或許將成為唯一的接班者。 

  從“和平號”到中國新紀元 

  前蘇聯發展了三代空間站,前兩代都是單艙室的空間站,到了著名的“和平號”空間站,實現了多艙室的對接組裝。這種模式就是現役的國際空間站和中國未來空間站實現的模式。而單艙室的“天宮一號”不能簡單的類比為前兩代空間站的水準,因為“天宮”系列是衝著試驗多艙室這個目標去的,而不是簡單地為實現單艙室空間站而發射的。“和平號”空間站從1986年開始建造,到蘇聯解體後的1996年才建成。但由於建造耗資巨大,維持費用對俄羅斯來説無法承受,最終沒幾年便退役燒燬。國際空間站是與“和平號”同期,由美國發起的一個多國投資合作的空間站。但直到“和平號”被銷毀、掌握第三代空間站技術的俄羅斯加入後,國際空間站才真正開始進入實施階段。國際空間站是一個更大規模的多艙室空間站,有16國參與投資建設。 

  中國預計在2020年建成的空間站技術起點較高,技術含量可以與國際空間站比肩,但規模(3個艙室60噸駐3人)無法與國際空間站(10個艙室419噸駐6、7人)相比,但中國的空間站是完全獨立完成的,而國際空間站則是由16國共同出資建造的,除了俄美法,其他參與方從中並未獲得多少自主的技術。

  中國進軍太空第一強國

  “天宮一號”即將升空的消息早已被外國媒體所關注。《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17日題為“中國不久將發射首個太空實驗室‘天宮一號’”的文章稱,中國將從今年開始進行交會對接技術的早期測試;展望未來,中國計劃在10年後建成重60噸的空間站,那大概也是國際空間站計劃退役的時間。如果兩種情況發生,中國的空間站將成為事實上唯一的空間站。

  文章列舉著名太空政策專家約翰洛格斯登的觀點説,中國的太空艙將是中國獲得交會對接能力的目標飛行器。這樣做在某種程度上模倣了美國航太局45年前的“雙子星座”計劃,即利用“阿金納”目標飛行器磨練駕駛技術。但“‘雙子星座’的所有交會行動都由飛船上的宇航員控制,中國卻將在“神八”飛船沒有宇航員的情況下試圖進行這種連接。如果中國成功展示自動交會對接,那將是一項“重大成就”。

  分析指出,現在的中國航太計劃都是到2030年為止。中國載人航太計劃是中國航太三大工程之一。中國航太的三大工程包括:載人航太(空間站)、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系列衛星)和登月計劃(從“嫦娥”探月為開始)。到2020年左右,太空中除了中國自己的空間站,北斗全球導航衛星網已經建成。2020年空間站建成後,載人航太工程必然要與需要載人航太技術的登月工程對接,而空間站也有可能成為探月登月的轉机站。到了2030年,中國自己的登月飛船有望飛向月球。

  而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網站17日報道稱,美國當局認為,中國的太空計劃成功實現後,中國就將成為全球太空第一強國。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