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實驗室

時間:2011-09-23 16:01   來源:新華網

  1979年7月11日 美國“天空實驗室”燒燬  

  天空實驗室,美國第一個環繞地球的航太站。用“土星5號”運載火箭發射。軌道高度約435公里,運作週期93分鐘,傾角50度。由軌道工作艙、過渡艙、多用途對接艙、太陽望遠鏡和“阿波羅”飛船5部分組成,全長36米,最大直徑6.7米,重約80噸。航太員由“阿波羅”飛船接送。自1973年5月到1974年2月先後接納過3批航太員,每批3人,在站分別工作了28天、59天和84天,進行了270多項研究實驗,拍攝了18萬張太陽活動的照片、4萬多張地面照片,還進行了長期失重人體生理學試驗和失重下材料加工的試驗。1979年7月11日進入大氣層燒燬。

  “天空實驗室”的建造和使用  

  初期航太競爭中失利以後,美國人不僅搞搶先載人登月的“阿波羅”計劃,“把蘇聯人摔倒在月球上”,而且要一鼓作氣,逐漸甩掉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和一次性使用的載人飛船,而建設永久性航太站和為它配套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太空梭,要遠遠地將蘇聯人拋在後面,為此擬訂了“天空實驗室計劃”。  

  1973年5月15日用兩級的“土星5”號火箭發射了試驗性航太站的主體,由軌道工場、多用途對接艙、氣閘艙、儀器艙和“阿波羅”望遠鏡等組成。  

  或者是好事多磨,或者是欲速則不達,軌道工場在發射過程中,它的鋁制流星防護層被撕裂。三塊太陽能電池帆板中,一塊脫落,一塊被撕裂的鋁條纏住沒有展開。這使供電量減少一半,電力嚴重不足。同時,因太陽能電池帆板除供電外,還起遮陽的作用,由於上述情況,“土星工場”處在太陽暴曬之中,場內溫度平均達41℃。  

  這時,還談不上有太空梭前去與“土星工場”對接,代用的是登月剩下的“阿波羅”飛船。在這裡,登月艙是派不上用場的,於是便用“阿波羅”計劃中研製的“土星1B”火箭,于1973年5月25日發射“阿波羅”飛船的指揮艙和服務艙,將C.康拉德、J.克爾溫和P.韋茨三名航太員送上“土星工場”進行搶修。他們首先樹起一把遮陽傘,接著展開那塊被纏住的太陽能電池帆板,然後進行天地觀測,拍攝太陽照片30000多張、地球照片近9000張,記錄資料磁帶14000米,在太空生活28天。  

  這年7月28日,第二批3名航太員進入“土星工場”,他們更換了遮陽傘,拍攝太陽照片77000多張、地球照片14000多張,記錄資料磁帶42000米,在太空生活59天。  

  這年11月16日,第三批3名航太員進入“土星工場”,他們的重點任務是對地面進行戰略偵察,拍攝地面照片20000張,記錄資料磁帶45000米,也對太陽和康浩特彗星進行了觀測,拍攝照片75000張,在太空生活84天。  

  由“土星工場”和“阿波羅”飛船指揮艙、服務艙組成的“天空實驗室”,全長36米,重約91噸,工作容積327立方米。  

  由於“阿波羅”飛船所剩無幾,此後“土星工場”在無人狀態下飛行,而原計劃與它配套的太空梭,在它于1979年7月11日墜毀時仍無法問世。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