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偉

時間:2011-09-28 08:53   來源: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網

  航太員楊利偉。圖片來源: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網 

  今天,我作為航太員大隊的普通代表,參加這個隆重的報告會,心情無比激動。感謝黨和人民的關心厚愛,感謝部隊的培養教育,感謝載人航太戰線全體同志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祖國和人民用智慧的雙手把我送上了太空。 

  1998年1月,我通過層層選拔和嚴格考核,正式入選航太員大隊預備航太員。離開空軍老部隊時,領導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利偉,到那兒好好幹。別的我都不擔心,你飛了十幾年,操作沒問題,你遇到的最大挑戰可能是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 

  來到航太醫學工程研究所航太員大隊,果然,我遇到的第一關就是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習。我們要學的課程非常多,天文學、天體力學、空氣動力學、航太醫學、心理學、外語,以及載人航太七大系統的有關知識等都要學,涉及30多個學科、10幾個門類。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我連續兩年多幾乎沒有在晚上12 點前睡過覺。為防止打瞌睡,我買了個大水杯,泡上濃茶,不停地喝水提神。這些課程,我都以全優的成績順利通過! 

  航太員的職業挑戰性、風險性極高,要通過超重耐力訓練、低壓缺氧訓練、前庭功能訓練、失重飛行訓練等航太環境適應性訓練,向人的生理極限挑戰。 

  轉椅訓練是一個重要科目,一般人上去轉不了幾圈就會頭暈、嘔吐。每次練這個科目,我都選最長的時間,做最大的強度。 

  晚上睡覺我不用枕頭,還把床腳墊高以適應太空失重狀態下的血液重新分佈。練到最後,這個科目我可以免試。 

  離心機和跑臺訓練,我也堅持做最難的、強度最大的,目前我的抗載荷力和抗衝擊力都能達到8個多G,相當於自身重量的8倍以上。 

  飛船艙內佈滿了各種儀器和開關,我把它們拍攝下來,存在電腦裏,有空就看就背,最後做到閉上眼睛也知道哪個按鈕在什麼位置、什麼形狀、什麼顏色,並能用操作桿準確無誤地操作它們。 

  今年7月和9月,在航太員強化訓練和確定首飛梯隊的綜合考核評定中,我的成績都名列前茅,最後5次考核,兩次99分以上,3次滿分。最終經過無記名投票,評委們一致推選我為首飛梯隊航太員! 

  2003年10月14日晚上,領導正式通知我,由我擔任首飛的光榮任務。那天晚上,我踏踏實實地睡了個好覺。15日清晨5點2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胡錦濤總書記和中央其他領導同志,親切接見了我們首飛梯隊的3名航太員。 

  總書記親切地對我説,相信你一定會沉著冷靜,堅毅果敢,圓滿完成這一光榮而神聖的任務。我們等待著你勝利歸來。當我起身告別準備離開大廳時,一回頭突然看到,總書記又向前走了兩步朝我揮手,眼裏充滿深情和期盼的目光。這目光是信任、是關愛、更是力量!我心裏更加踏實,更加鎮定了。 

  進入飛船,離火箭點火起飛的時刻越來越近了。此時,我想到肩負的重大使命,想到有那麼多人在關注著我,用什麼方式來表達一下我的心意和決心呢?“10、9、8、7……”當指揮員倒計時密碼傳來時,我情不自禁地舉起了右手,莊嚴地敬了個軍禮!心裏默念著,放心吧首長,放心吧祖國! 

  9時整,火箭在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穩穩地拔地而起,以氣吞山河的氣勢,載著我直刺蒼穹,飛向太空!590秒,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這時,我突然感覺到我的身體似乎要飄起來,我意識到飛船已經脫離地球引力,我真的來到了太空。突然,我覺得好像頭朝下腳朝上,感到十分難受。我意識到這是在太空失重狀態下出現的一種錯覺。我用平時訓練的方法,強迫自己在意識上去對抗和戰勝這種錯覺,很快就調整過來,恢復了正常。 

  來到茫茫無際的太空,我看到了一幅神奇美妙的景色。舷窗外,陽光把飛船太陽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邊就是美麗的地球。蔚藍色的地球披著淡淡的雲層,長長的海岸線在大陸和海洋間清晰可辨。 

  飛船繞著地球高速飛行,晝夜交替之間,地球邊緣仿佛鑲了一道漂亮的金邊,景色十分迷人。我拿起錄影機,趕緊把這壯觀的景色拍攝下來。 

  此時此刻,我為祖國的科技發展和國力的不斷強盛而感到自豪,為中國人飛上太空感到驕傲,並鄭重地在飛行手冊上寫了“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飛船飛行到第7圈時,我在太空展示了中國國旗和聯合國旗,表達了中國人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的美好願望。 

  根據飛行程式的安排,我可以在太空中休息5個多小時,但我只睡了半個小時。因為首次太空飛行,機會太難得了,時間太寶貴了。 

  除了完成規定的飛行程式和任務外,我抓緊分分秒秒,盡可能多地體驗在太空中的失重感受、多做一些動作、多拍一些資料。我還解開束縛帶讓自己飄在空中,一會兒倒立,一會兒旋轉,盡可能做著各種動作,體會身體的感受。我把這一切都錄下來,帶回了地面。 

  當飛船飛行到第8圈時,北京指控中心通知我與家人進行天地通話。這個程式事先沒有安排,讓我非常激動。這使我想起當航太員這麼多年來,父母、愛人和孩子對我事業的支援和奉獻。 

  2001年7月中旬,我愛人因患腎病,需馬上住院做手術,大隊當時正準備到外地參加飛行訓練。出發前的一個晚上,我來到妻子的病房。望著身體極度虛弱的妻子,我小聲地問,“你真的挺得住嗎。”妻子含著眼淚回答:“利偉,這麼多年我都挺過來了,你就放心地去飛吧。到了那兒,一定要注意安全啊。”那天晚上,我在床邊陪著妻子整整坐了一夜。 

  天地通話開始了。耳機裏傳來妻子的聲音:“利偉,你怎麼樣?”我回答:“感覺非常好,放心吧。謝謝你們的支援和鼓勵!”接著兒子問我:“爸爸你看到什麼了?”我高興地對兒子説:“我看到咱們美麗的家了!” 

  繞地球飛行第14圈時,“神舟”五號進入了返回階段。飛船一進入“黑障區”,窗外隨即傳來空氣被壓縮的強大呼嘯聲,飛船與大氣層産生了巨大磨擦,發出轟轟的撞擊聲,一瞬間飛船變成了一團大火球。 

  闖過“黑障區”,隨著引導傘、減速傘和主傘相繼打開,飛船大幅度來回擺動,巨大的衝擊力衝撞著我的全身。確定飛船已經落地後,我迅速切斷傘繩。飛船著陸成功了!我終於從太空回到了地球,回到了我們可愛的祖國! 

  當我走出艙門時,戰友們緊緊地把我圍在中間,許多雙手把我抬了起來,人們的眼裏都閃動著激動的淚花。現場是一片歡樂的海洋,我們終於勝利了! 

  這些天來,有許多人問我:這次太空之旅,你一點不緊張、不害怕嗎? 

  我告訴他們:送我上天的是最好的火箭和飛船,飛船艙內環境非常好,廣大科技人員對我們航太員的安全考慮非常週到,加上我平時練就的過硬技術、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又有億萬人民做我的堅強後盾,我的確不緊張,也沒什麼可怕的。再説,作為航太員,執行航太飛行任務是我們的神聖使命,祖國什麼時候讓我去“飛”,什麼時候我都會義無反顧、決不後退! 

  還有人問我:一次首飛,使你成了中國的航太英雄,今後你將如何面對榮譽?在這個莊嚴的場合,我想向大家説句心裏話:作為首飛航太員,我只是完成了我應該完成的任務。 

  我們每個航太員都具備執行首飛的能力。真正的英雄是那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在載人航太戰線上的全體同志,是那些艱苦奮鬥了幾十年的老專家、老領導和老一輩科技工作者們。 

  沒有偉大祖國的培養,沒有航太員大隊這個光榮的集體,就沒有我楊利偉的今天。榮譽屬於偉大的黨,屬於偉大的祖國,屬於光榮的軍隊,屬於英雄的人民!(楊利偉)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