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緯祿

時間:2008-09-18 10:01   來源:央視網
  中國導彈與航太技術的主要開拓者之一


黃緯祿接受《大家》節目採訪

  黃緯祿,導彈總體和自動控制技術專家,中國導彈與航太技術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早年從事無線電技術研究工作和通信技術工作。50年代起從事導彈

  與航太型號研製工作,在控制系統研製與導彈總體設計上有突出建樹。他主持研製成功的水下發射固體彈道導彈曾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4年獲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學家獎。   

  黃緯祿,1916年12月18日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父黃藻(又名黃慎聞)為清朝秀才,曾任小學教員,要求子女認真讀書、積極上進,對他刻苦攻讀、嚴謹治學有深刻的影響。

  童年的黃緯祿就讀于蕪湖市蕪關小學,後入蕪關中學讀初中。1933年8月,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江蘇省省立揚州中學高中部。1936年8月,考取南京中央大學電機係無線電專業,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後,隨校搬遷至重慶,1940年8月畢業,獲工學士學位。後被分配到資源委員會無線電器件廠重慶分廠,歷任助理工程師、工程師。1943年5月赴英,在英國標準電話及電纜公司和馬可尼無線電公司實習;1945年考入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無線電係,攻讀研究生,1947年9月畢業,以《雙路無線電通信》的論文獲碩士學位。

  1947年10月回國,在資源委員會無線電公司上海研究所任研究員;1949年5月至1952年9月,在上海華東工業部電信工業局電工研究所任研究員;1952年10月,調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部電子科學研究院,任研究員。1957年12月,轉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開始他獻身中國導彈與航太事業的生涯。

  在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時期,曾任五院二分院第一設計部副主任、主任,並擔任幾種液體彈道導彈型號的副總設計師兼控制分系統主任設計師,主持控制分系統的研製工作,他還是五院第一屆科技委的委員。1965年成立第七機械工業部後,歷任研究所所長、總體設計部主任、第一和第二研究院副院長、七機部總工程師等職務。1982年改為航太工業部後,擔任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第二研究院科技委主任。1988年組建航空航太工業部後,擔任第二研究院技術總顧問和部的高級技術顧問。1993年成立中國航太工業總公司後,仍擔任總公司的高級技術顧問。

  70年代初,他擔任研製水下發射固體彈道導彈任務的技術負責人,1979年被任命為這一導彈型號的總設計師,這一型號工程于1985年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他是第一完成人。

  黃緯祿還曾當選為中國宇航學會第一屆副理事長和中國航空學會理事;1986年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IAA)院士;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為院士)。

  他還是中國共産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六、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80年被評為七機部勞動模範;1982年3月七機部黨組作出《關於開展向黃緯祿學習的決定》,列舉了這位模範共産黨員、勞動模範的先進事跡;1984年榮立航太部一等功;1985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89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1994年獲求是科技基金會的“傑出科學家獎”。

  黃緯祿在科學技術上的成就與事跡,主要表現在他主持和參加導彈與航太工程的研製實踐中,同有關的科技人員一起解決了多項重大技術關鍵,取得了多種導彈與航太型號研製成功的豐碩成果;他還結合研製工作的實踐,總結了有科技進步作用的論著與科技報告。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