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時間:2008-09-18 10:27   來源:人民網

劉宇:要讓神箭穿長空

  10月12日,神舟六號飛船成功發射。為了這一瞬間的輝煌,身為運載火箭系統總指揮的劉宇和他的長征二號F型火箭研製隊伍拼搏了700多個日夜……

  特殊的生日禮物

  劉宇出身航太世家,18歲考入炮兵技術工程學院,1990年,轉業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36歲那年,劉宇就被任命為火箭系統副總指揮。這個職位無異於統管整個研製隊伍工作與生活的“神經中樞”,年輕的劉宇頂住巨大的壓力,1999年11月20日成功實現了神舟號飛船首飛。

  2004年2月,劉宇被正式任命為火箭系統總指揮。那一天剛好是他42歲生日。面對這份特殊的生日“大禮”,他卻沒能興奮起來。因為一上任,屬虎的劉宇面前就橫臥著兩隻“攔路虎”。

  掃除兩隻“攔路虎”

  第一隻“攔路虎”出自火箭上升期間産生的短暫異常振動。這個問題是在神舟五號發射成功之後,楊利偉發現的———火箭上升時,有十幾秒振動幅度較大,身體感覺有些不適。

  神舟五號的發射,是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一次運送載人航太器上天,情況是首次遇到。要準確分析並判斷出振動原因,並不容易。火箭研製隊伍開始收集所有數據,一步步進行分析並加以驗證。7個多月後,才對問題原因達成一些共識,但仍有分歧。

  心急如焚的劉宇將主要精力用在解決措施上。有了初步“診斷”結果後,有關方面決定在火箭上研製一個新的大蓄壓器,以徹底解決問題。為趕進度,劉宇兩個多月內跑了五趟協作廠所在地成都。一般情況下,研製蓄壓器從出圖紙到拿出成品,至少要用8個月時間,而他們僅用兩個半月時間就完成了任務。

  改進後的火箭,用劉宇的話形容就是舒適度相當於“桑塔納改奧迪”了。

  另一隻“攔路虎”來自火箭的一個關鍵部件。神舟五號發射成功後,這一部件有異常現象産生,有可能給火箭發射帶來安全隱患。

  故障數據分析不僅枯燥,而且複雜。即使研製人員為此捨棄節假日,故障原因還是“深藏不露”。各路雲集的專家們在討論此問題時再次出現了分歧,有時甚至發生相當激烈的爭論。研製人員做了50多次試驗……幾經努力,還是不理想。

  劉宇和他的研製隊伍一起經受著這場攻堅戰的磨練。今年3月,在火箭進入總裝準備階段時,這只困擾他們一年多的“攔路虎”才被掃除。

  比發射神舟五號更嚴更細

  從1994年就進入長征二號F型火箭研製隊伍的劉宇,對這個型號的火箭,對研製火箭的人,都有著十分深厚的感情。他在拍板決策的過程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也克服了重重困難。

  發射神舟六號的火箭,與發射神舟五號的火箭本質上並沒有太大不同,但從提高可靠性、確保安全性、改善飛行的舒適性上講,卻有很大改進。劉宇和他的團隊對自己的要求就是,所有的工作要比發射神舟五號時更嚴、更細。嚴,體現在制度更加完善,比如重新制定了數據判讀表格,內容更多;細,體現在各項驗收項目更多,內容更全,要求更高。

  “肯定能成功!”火箭發射前,劉宇成竹在胸!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