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型長二F火箭總指揮劉宇談火箭的組織管理

時間:2011-10-03 09:56   來源:新華網

  神箭迎來“高強密度時代”——改進型長二F火箭總指揮劉宇談火箭的組織管理

  新華網北京10月1日電(記者王敏)“天宮一號”發射成功後,隨著中國空間站建設大幕拉開,長二F這個以發射載人飛船著稱的“神箭”也迎來了它的“高強密度時代”。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一院長二F火箭總指揮劉宇介紹説,應對高強密度發射的首要之招便是火箭組批生産。

  在正常情況下,一枚長二F火箭的生産週期是3年。而若採用組批生産,火箭的平均生産週期將大大縮短。“組批生産既能滿足高密度發射要求,又可以避免火箭多種狀態,便於對産品品質進行統一控制。”劉宇説。

  其實,對於長二F火箭來説,組批生産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詞彙。執行“神舟三號”“神舟四號”“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飛行任務的4枚長二F火箭就是同一批次生産的。

  據了解,此次執行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的5枚火箭也屬於組批生産。其中,2枚用於發射目標飛行器(包含一枚備用),3枚用於發射神舟飛船。3年前,單枚定制的神舟七號載人火箭完成使命後,研製隊伍就開始著手這一批次火箭的生産了。

  不過,與此前不同的是,為了順利完成交會對接任務,火箭研製人員對傳統狀態下的長征二號F火箭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進,但考慮到名稱的延續性,並沒有更換火箭的姓名,只是將之稱為改進型長二F。

  改進型長二F火箭的整流罩長12.7米,最大直徑達4.2米,是我國目前在役運載火箭中最大的。不僅如此,整流罩的設計還採用了流線式的馮卡門曲線,在我國運載火箭中屬於首次。

  由於飛船入軌精度要求提高,火箭採用了新的制導方案;由於對火箭運載能力要求的提高,火箭助推器氧化劑箱的前底由橢球底改為錐形底。

  它幾乎是一枚全新的火箭,分為發射目標飛行器和飛船兩個狀態,運載能力分別為8.6噸和8.1噸。“這兩種狀態可以穩定地使用至少10年。”劉宇説,“這為長二F火箭的組批生産提供了大前提。”

  據了解,組批生産的5枚火箭,在工作進度上各不相同。“在長二F火箭的高強密度時代,優化工作流程顯得非常迫切。”劉宇説。

  早在3年前,火箭研製隊伍就做了一個針對交會對接任務的策劃方案,通過合理安排把任務有效分解開,並每年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調整。研製過程中,他們還通過“合併同類項”的方法,將工作效率提高不少。比如將5發火箭進行分組,每組中的火箭同時進行驗收等。這些措施為5發火箭研製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提供了保障。

  據了解,研製隊伍一直按照首飛的標準對改進型長二F火箭進行品質控制。首飛是指航太型號首次飛行。按照首飛標準執行,給長二F火箭隊伍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卻為火箭品質和安全多上了“保險”。

編輯:張維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