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完全自主研發

時間:2011-09-29 09:45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人民網酒泉9月28日電 (記者羅旭 魏艷)近期,“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將陸續發射,並將在太空完成首次交會對接任務。載人航太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向記者介紹了我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的優勢,並表示交會對接從總體方案到具體實施都是我國獨立自主研發的。

  周建平説,從總體方案講,我國的首次交會對接任務和美國、前蘇聯當時的做法是不一樣的。美國和前蘇聯當時用的都是飛船和飛船對接,而我國這次是研製了一個目標飛行器作為對接目標。此次空間交會對接,我國製造了兩個飛行器,一個叫“追蹤飛行器”,我們用的是飛船;另外一個是“目標飛行器”,也就是“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

  周建平介紹,選擇“目標飛行器”有三個優點:

  一是可以降低成本,飛船在軌時間很短,而目標飛行器在軌可以飛行兩年,其間計劃安排三次交會對接任務,這樣,要進行N次交會對接,發射N+1次就可以,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載人飛船的成本差不多。

  此外,“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除了完成交會對接以外,它和飛船相比,可以提供人的訪問、工作、生活的支援能力,飛船和目標飛行器對接以後,人可以進入到目標飛行器裏,在裏面生活和工作一段時間,包括進行科學實驗。

  第三,“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際上是一個小型的空間實驗室,我們利用目標飛行器可以去驗證空間站的一些技術,包括空間的平臺技術、生保技術等等。通過交會對接的實施,可以為未來空間站的研發打下比較好的基礎。這樣就既完成了此次任務,又兼顧了未來的發展。

  周建平説,從交會對接的具體實施來講,交會對接非常重要的就是需要測量和控制技術,而這些技術都是我國科研單位自主研發的。“從設備到軟體,到倣真,到研發條件等等,都是中國的,不是學別人的,更不是引進來的。這些都是我國航太工業自主創新的成果。”還有我國自主研發的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它的控制技術、電源技術等,都是採用全新的技術方案,這些技術的突破,也會為我國今後的空間站研製奠定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