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員稱“天宮一號”用電量僅相當於兩台家用空調

時間:2011-09-22 15:22   來源:浙江線上-錢江晚報

  袁怒安是上海航太技術研究院科學家團隊中的普通一員,這個80後技術員,看起來年輕羞澀,他們卻有一個火辣辣的外號“天宮發電機”。記者發他們的圖片到錢報微博,立刻受粉絲熱捧糖桂花説“天生我就抗拒不了聰明的男人”;武林高手讚“天宮發電機,很辣很迷人”。

  天宮一號在太空中的使命時間為2年,這期間必須有源源不斷的電源供應,袁怒安就負責這個。這位帥哥1981年生,在上海上班,兒子才七八個月大,為了天宮一號,他將在酒泉出差2個半月。“等他回家,兒子肯定不認得爸爸了。”同事打趣他。

  火車走了4天4夜

  從上海到酒泉陪“天宮一號”一路行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航太城佔地5萬平方公里,有半個浙江那麼大,居住人口僅數萬,記者一路行來,戈壁灘上只有駱駝刺等少許植物,只覺亙古恒荒,汽車在雙向雙車道的柏油路上行駛,一騎絕塵,車速常常飆到160碼。偶爾見漫漫戈壁中出現“一堆”樹,遠遠立著,圍成一個小小生態公園樣子。“有人住的地方,才肯花大價錢種樹啊。那叫‘點號’,一些士兵們在這裡居住,”工作人員告訴我,我這才發現有一條鐵路和公路幾乎平行,“沙子常常埋掉鐵軌,因此清理和維護鐵路是戰士們的日常工作。”

  天宮一號和火箭都走這條重要的鐵路線。“我也是第一次乘坐專列。專列負責運送天宮一號,我原以為挺牛,人家都給我們讓路呢,沒想到我們的綠皮車挺破舊,運送完成天宮後它就退役了!而且它還要給所有的快車讓路,所以走了4天4夜。”袁怒安樂呵呵地告訴記者,稍帶些湖南口音。

  6月20日,上海航太技術研究院(八院)的部分研究人員和天宮一號風塵僕僕,乘了4天4夜的火車專列來到東風航太城。看起來,“天宮”這位VIP乘客相當樸素,不但沒有頭等艙待遇,還處處謙讓,好像鐵路線上的“活雷鋒”。

  走得慢的原因,一方面保障運輸安全平穩,另一方面,袁怒安們好比隨身的保健醫生,常常要停車檢查天宮的身體狀況。

  1天16個晝夜

  太陽能帆板發電很忙

  袁怒安1981年生,他所在的團隊負責給天宮一號供電2年。

  “對太空中的天宮一號來説,每24個小時就有16個晝夜。大約每晝30分鐘,每夜60分鐘。”袁怒安説,30分鐘面對太陽的時間,就是天宮一號太陽能帆板發電的時候。

  天宮一號的太陽能帆板看起來和馬路上太陽能路燈的帆板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銀色的,薄薄的,一格一格,當然,它的材料相當尖端,它的位置也十分有趣天宮一號在太空中有兩個美麗的翅膀,帆板就附著在翅膀上,天宮一號始終跟著太陽轉,角度保持在50-60度左右,確保有足夠的日照可以發電。

  100多節鎳氫電池

  確保在太空兩年不罷工,要反覆實驗

  帆板發電時,一部分電量直接供給天宮一號,一部分電量則儲存在電池裏,供黑夜時使用。“24小時供給電量大約幾千瓦。”袁怒安説。看樣子,天宮一號在太空中還挺省電的,只相當於兩台家用空調。

  天宮一號選擇使用鎳氫電池供電,電池就放在天宮一號的資源倉裏。

  “天宮一號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資源艙,全部是設備;另一部分是實驗艙,航太員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袁怒安打了個深入淺出的比方天宮一號的資源倉相當於小汽車的前引擎蓋下的設備部分,不同的是,在太空中沒法打開它,進行檢查或維修。因此袁怒安們必須做無數個試驗,必須確保電池在太空中的兩年不罷工,不出任何一點小毛病。

  “比如火箭發射時的衝擊、震動、熱量、真空、上百度的極端溫差……等等情況我們都要反覆試驗。”袁怒安説。

  電池一共有一百多節,為了安全起見,最少也要保持八成滿。“為了保證電量充足,我們必須有安全的設計。”袁怒安説。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