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瞭望新聞週刊:2012年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景色新

時間:2012-12-21 14:47   來源:瞭望

  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精髓,整合資源、創意、資金、人才、市場,推動兩岸文化産業對接,將中華文化的豐厚資源轉化為中華文化軟實力

  繼《轉山》《五月天追夢》《翻滾吧,阿信》之後,一部名叫《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臺灣青春電影,時下正在大陸熱映,票房高漲。春節過後,兩岸合拍的首部以大陸青年赴臺“個人遊”為背景的小成本電影《寶島大暴走》也將在大陸公映。

  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邁入和平發展的新階段,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日趨升溫。電影,僅僅是大交流、大合作中的一個縮影。進入2012年,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能否再創一番新景?

  文化交流合作邁向産業化

  種種跡象表明,隨著大陸“十二五”規劃工作全面鋪開,臺灣的“黃金十年”發展構想逐步付諸實踐,文化創意産業將成為兩岸交流與合作中繞不開的戰略性産業之一。

  與大陸相比,臺灣的文創産業起步較早、經驗豐富。以臺北市為例,一項統計顯示,在就業方面,早在2001年臺北市文化産業領域就業人員就達近29萬人,佔該市總就業人口的17.7%.新媒體、廣告、音樂及出版産業多集中于臺北市的核心區域,文化創意産業已較早地成為了城市的經濟支柱。

  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董事長王志剛認為,兩岸經貿合作的紅利如何變得“看得見、摸得著”,企業家和創業者應善於依託兩岸文化創意産業交流合作的大平臺。臺灣在文創設計、文化産品研發、品牌行銷、智慧財産權(即智慧財産權)等方面先行一步,累積了不少經驗。現在“登陸”的臺商不分先後,如果希望與大陸內需市場親密接觸,文化創意産業不容錯過,這將成為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炙手可熱的行業,可與大陸互利雙贏。

  上海市臺灣研究會會長俞新天分析,大陸的“十二五”規劃和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對鼓勵文化産業發展,釋放了一系列“利多”.兩岸文化創意産業的交流與合作,具有“自下而上”的深厚基礎和強烈需求。特別是2008年來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紅利”正逐步顯現,“追求社會穩定、和平發展”是兩岸人心所向,更是兩岸攜手促文化創意産業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機。

  事實上,早在2008年舉行的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文化産業合作就成為當時“文化沙龍”的討論熱點之一。2009年7月在長沙舉辦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為將兩岸文化人的美好暢想化為共識,有關深化兩岸文化産業合作的7條共識被列入《共同建議》;2010年在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又新添文教交流的10條共識。

  2010年9月,文化部部長蔡武訪台參加由中華文化聯誼會和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聯合舉辦的“2010年兩岸文化論壇”時,就努力構建兩岸文化交流平臺、全方位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明確提出四項建議和意見。其中一條特別強調了“加強産業合作,增強兩岸文化産業的國際競爭力”.蔡武説:“我們將大力支援兩岸各界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精髓,整合資源、創意、資金、人才、市場,推動兩岸文化産業對接,將中華文化的豐厚資源轉化為中華文化軟實力。”

  而今“兩岸文化創意産業展”已“梅開二度”,臺灣文創企業在“海峽兩岸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深圳文博會”和“北京文博會”不僅參展數量大增、曝光度高,實質性的合作達成率也在逐年上升。

  俞新天認為,兩岸文化創意産業的深度合作無疑是今後幾年兩岸關係發展中的重要一環。由企業、民間社團、産業園區、商家、消費者等共同參與的文化産業合作,形成突破的可能最大。

  “在文物博覽、展覽陳列、舞臺藝術、電影、電視、動漫、出版等領域的合作,可能需要逐一實現突破,逐步形成一批堪稱經典的兩岸重大合作項目。”她這樣預計。

  孕育共同品牌和共同市場

  2011年,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熱演上百場的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吸引了不少長期在大陸生活的臺灣觀眾。這部大陸發起創排的音樂劇,起用了張芳瑜、曾慧誠等臺灣青年演員擔任主角,黃諾行等一批臺灣資深舞臺技術人員為演出提供強有力的後盾,成為兩岸文化合作的一段佳話。

  儘管在歐債危機籠罩下,全球經濟前景不甚明朗,但這也往往就是文化産業大發展的機遇。未來幾年兩岸能否孕育出共同的文化品牌和共同和文化市場?産業界和學術界對此充滿遐想。

  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中國館內會“動”的《清明上河圖》震撼全場,世博會後這幅融合中華傳統文化與高科技的巨型電子藝術作品,馬不停蹄地在臺北、臺中兩地展出,累計吸引超過130萬人次參觀。

  上海市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李文輝日前在回顧2011年滬臺文化交流成果時表示,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營造和推廣的是一種中華傳統文化的品牌,其文化傳播力超乎想像。

  如其所言,這幅《清明上河圖》不僅為島內民眾喜聞樂見,其技術研發團隊大陸水晶石公司也受到臺灣業界尊重和推崇,為今後兩岸相關産業的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礎。

  無獨有偶,臺灣著名動畫導演蔡明欽兩度與大陸的“動畫搖籃”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合作,先後創作了《梁祝》和《少年岳飛傳奇》兩部大片,而今更多的島內動漫人開始“西進”大陸,尋找合作夥伴,為兩岸市場打造新的文化品牌。

  依託兩岸人才和資源推出中文版《媽媽咪呀》的亞洲聯創公司有關負責人在總結經驗時提出,如果兩岸演員、技術團隊的合作模式,今後能通過更成熟的機制逐步固定下來,在兩岸合力的作用下,有望誕生更多具有超越性的經典作品。

  上海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嚴泉認為,2008年以來,兩岸既有的文化交流成果,已經為催生兩岸共同的文化市場創造了條件。他建議,兩岸取長補短,發揮在文化資源、市場、人才等領域的優勢,共同制定産業合作規範、標準等;共同培育文化産業的市場主體,共同打造一批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世界知名品牌;共同建設文化消費市場;共同培育一批文化産業的尖端人才和領軍人物,同屬於兩岸的共同文化市場則水到渠成。

  凝聚中華文化的共識

  2011年10月,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大會上發表講話,提出“終結兩岸對立,撫平歷史創傷,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

  炎黃文化、孔子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媽祖文化……在兩岸恢復民間交流交往的20多年間,都曾成為兩岸民眾交流交往的橋梁和紐帶。而今在文化大交流、大合作的背景下,兩岸能否進一步凝聚中華文化的共識,為民族復興而攜手努力?

  對此,專家學者提出各種建議。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辛旗是較早關注進一步凝聚兩岸文化認同與共識的學者。他認為,現階段兩岸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廣度正不斷擴大,文化交流正逐漸向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層價值結構推進。

  辛旗還提出,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重塑中華文化影響力,應當是今日兩岸同胞共同面對的課題,也是全世界中華兒女肩負的共同責任。他還建議,兩岸雙方之間可以簽訂文化合作協定,從制度上保障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可持續性,推進一批實實在在的合作項目,進而惠及兩岸民眾。

  俞新天教授建議,兩岸除了共同發展文化産業,還可以聯合赴海外進行文化推廣活動,向世界介紹中華文化的優秀價值觀。在攜手“走出去”的雙向互動中,增進彼此的默契與共識。

  上海市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林明月前不久在上海市兩會上建議,今後一個時期,可以從體制、機制等多方面進一步深化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她設想,兩岸的城市之間、區域之間,可以圍繞文化交流與合作,建立常態化的溝通協商管道,包括設立聯席會議制度等;在政策導向、資金扶持方面鼓勵設立文化交流專項基金;建立兩岸文化人才交流交往的常態化機制等。

  林明月是上世紀70年代末自海外歸來、紮根大陸的老臺胞,她動情地説,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歸根結底是兩岸同胞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問題,是兩岸同胞“心連心”的問題,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石。

  辛旗認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依然任重道遠,今後還需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記者 許曉青)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