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務農”見證閩臺農業合作
王建文和農業打了14年交道。他從事的工作與“兩岸交流合作”有著不解之緣。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王建文以一個服務者的角色,見證了漳浦農業逐步邁向現代、高優、精緻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正朝著兩岸交流合作的大方向進一步推進。如今,王建文戴上了“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漳浦長橋農業園藝科技合作園區管委會主任”的頭銜。
王建文全程親歷了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的規劃和籌建。
“2000多萬台胞,漳浦籍佔十分之一;漳浦的地理、氣候又與臺灣極其相似,不存在品種的排斥。”對這些優勢,王建文瞭如指掌。而早在1984年,漳浦就擁有了首家臺資農業企業,“可見淵源深長”。
14年前,王建文走進漳浦長橋農業園藝科技合作園區專司農業。1997年7月,長橋農業科技園區被列入“海峽兩岸(漳州)農業合作實驗區”的八大園區之一。不久,漳州德全高優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落戶長橋農業科技園區,成為園區吸引的首例臺資。
2001年9月,以長橋農業科技園區為核心,科技部批准成立了福建漳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試點,重點以科技帶動兩岸農業交流。
2005年11月26日,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提出將近兩年,全國首個臺灣農民創業園在漳浦應時而生。引資之外,突出技術的引進、開發、創新、示範、推廣。2006年4月10日,被批准設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
目前,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已落戶68家臺資農業企業和3個臺灣農民個體工商戶,總投資1.1億美元,年産值15億元。
近年來,園區先後籌措資金4000多萬元,用於基礎設施投入。“硬體上去了,軟環境也要跟得上。”在服務大廳,王建文説,園區內成立了“臺農企業之家”,工商、法院、海關、公安出入境等設立窗口,保障臺商權益,也使貨物進出口及人員兩岸往來更加便利。
一個令王建文至今難忘的鏡頭,是臺灣農民羅美堅領到首張臺灣農民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時的場景。“有技術、有經驗,但是暫無條件申辦公司的臺農,可以更快捷地到大陸創業了。”另外兩個臺農廖建強、宋昀和,很快也相繼當了個體戶。
掛牌三年,不過是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短暫的起步。園區規劃面積達30萬畝,其中核心區1.5萬畝、示範區10.5萬畝,輻射區18萬畝。而且,創業園將建成科技服務、創業孵化兩大中心,打造花卉、果蔬、茶葉、漁業、物流、農産品加工六大産業區,遍及全縣。用王建文的話説,一個大平臺真正起來了。
在當前全面推進建設海西、兩岸交流合作面臨巨大機遇的背景下,如何尋求園區發展的突破之道?
在建的科技服務、創業孵化兩大中心,王建文很期待。“兩大中心關鍵是要為臺灣企業、專家的核心技術提供轉化、應用的條件。”他説。現在,園區明確提出,依託臺資鉅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打造全國最大的蝴蝶蘭種苗開發培育基地。
有産品,更要有渠道。資訊流、物流建設也在一步步實現。園區管委會對面,花卉物流集散中心項目首期100畝完成了土地平整、道路硬化、供水、供電等配套設施,“為園區內的花卉企業率先建成一個花卉苗木展示、銷售、集散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