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與服務

創新農技推廣模式 建多元合作機制

時間:2009-07-16 16:00   來源:中國農技推廣協會

  二十一世紀是社會高度資訊化、經濟高度知識化的時代,實施農業資訊化是我國農業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和推動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重大舉措。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以農業科技推廣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增強農民的科技致富本領,實現農民技能化;以農業科技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帶動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實現農業産業化;以農村城鎮化帶動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加速推進城鄉一體化,實現農民市民化。農民技能化、農業産業化、農民市民化都離不開科學技術。農民所擁有的知識及其知識化進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進程。當科技進步成為農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時,農業科技推廣就顯得至關重要,並對我們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我們就更要從根本上解放思想,拓展思路,積極開展農技推廣的新路子、新方法,以先進的電腦網路技術為載體,大力發展農技推廣資訊化。

  一  電腦網路的功能特點

  電腦網路是電腦技術和通信技術緊密結合的産物。它不僅使電腦的作用範圍超越了地理位置的限制,而且也大大加強了電腦本身的能力。電腦網路具有單個電腦所不具備的下述主要功能:

  1. 數據交換和通信

  電腦網路中的電腦之間或電腦與終端之間,可以快速可靠地相互傳遞數據、程式或文件。例如,電子郵件(E-mail)可以使相隔萬里的異地用戶快速準確地相互通信;電子數據交換(EDI)可以實現在商業部門(如銀行、海關等)或公司之間進行訂單、發票、單據等商業文件安全準確的交換;文件傳輸服務(FTP)可以實現文件的實時傳遞,為用戶複製和搜尋文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2. 資源共用

  充分利用電腦網路中提供的資源(包括硬體、軟體和數據)是電腦網路組網的目標之一。電腦的許多資源是十分昂貴的,不可能為每個用戶所擁有。例如,進行複雜運算的巨型電腦、海量記憶體、高速鐳射列印機、大型繪圖儀和一些特殊的外部設備等,另外還有大型數據庫和大型軟體等。這些昂貴的資源都可以為電腦網路上的用戶所共用。資源共用既可以使用戶減少投資,又可以提高這些電腦資源的利用率。

  3. 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在單機使用的情況下,如沒有備用機,則電腦有故障便引起停機。如有備用機,則費用會大大增高。當電腦連成網路後,各電腦可以通過網路互為後備,當某一處電腦發生故障時,可由別處的電腦代為處理,還可以在網路的一些節點上設置一定的備用設備,起到網路公用後備的作用,這種電腦網路能起到提高可靠性及可用性的作用。特別是在地理分佈很廣且具有實時性管理和不間斷運作的系統中,建立電腦網路便可保證更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 均衡負荷,相互協作

  對於大型的任務或當網路中某台電腦的任務負荷太重時,可將任務分散到較空閒的電腦上去處理,或由網路中比較空閒的電腦分擔負荷。這就使得整個網路資源能互相協作,以免網路中的電腦忙閒不均,既影響任務又不能充分利用電腦資源。

  5. 分佈式網路處理

  在電腦網路中,用戶可根據問題的實質和要求選擇網內最合適的資源來處理,以便使問題能迅速而經濟地得以解決。對於綜合性大型問題可以採用合適的演算法將任務分散到不同的電腦上進行處理。各電腦連成網路也有利於共同協作進行重大科研課題的開發和研究。利用網路技術還可以將許多小型機或微型機連成具有高性能的分佈式電腦系統,使它具有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而費用大為降低。

  6. 提高系統性能價格比,易於擴充,便於維護

  電腦組成網路後,雖然增加了通信費用,但由於資源共用,明顯提高了整個系統的性能價格比,降低了系統的維護費用,且易於擴充,方便系統維護。電腦網路的以上功能和特點使得它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二 電腦網路在農技推廣領域的應用及面臨問題

  以1982年成立全國第一個電腦農業應用事業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計算中心為標誌,農業電腦應用研究已歷經26個年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農業部門已擁有微機數萬台,研究成果數千項,在生産實踐中的推廣應用累計面積達千萬畝以上,增收效益在10~30%以上,應用面遍及農業生産、科研和管理各個領域,涉及到産前、産中和産後多個階段。

  1. 發展應用

  通過多年特別是近幾年的努力,在各級農業主管部門關心和支援下,通過與有關單位的合作,全國農技推廣部門在資訊化建設方面已取得了明顯成效,這為全面推進農技資訊化建設奠定了較好基礎。一是農技資訊網路初具規模。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省一級涉及農技推廣、植物保護、土壤肥料和作物種子等農技推廣門戶網站59個,地級農技推廣網站或網頁298個,市縣一級農技推廣網站或網頁974個。60%的省(區、市)農技部門、60%的地級和40%的縣級農技部門建立了農技資訊網站或網頁。二是農技資訊電腦軟體應用平臺得到初步開發。近幾年,通過項目和自行開發,全國農技推廣系統建立了32個重要的資訊系統。省一級部門建立了13個內部網路辦公(OA)系統。其中“中國農作物有害生物監控資訊系統”自1999年正式立項至2007年應用至今,已經構築成國家級農作物有害生物監測預警和控制體系資訊化基礎平臺,形成了以國家病蟲害監控中心為主體、省級監控分中心為骨幹、覆蓋全國縣級用戶的三級廣域網路,有效地提高了我國病蟲害監控資訊的數字化、標準化和規範化整體水準,為病蟲害科學預警和防治提供了決策支援,目前已得到28個省(市、區)600多個國家級病蟲預警與控制區域站的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匯總系統”,有力地提升了我國耕地品質建設與管理水準、全面推進了我國土壤與肥料資訊化、標準化和現代化進程;“全國植物檢疫電腦管理系統”使國外引種審批,調運檢疫、産地檢疫、檢疫登記、檢疫機構、有害生物資訊、檢疫風險等實現了資訊化、網路化管理,推動了全國農業植物檢疫電子政務工作的發展;“全國農技中心自動化辦公網路系統”,這一內部辦公網路為提高辦事效率和實現資訊資源共用打下了良好基礎。三是農技推廣資訊數據庫和應用系統相繼建立。隨著數據庫、網路等資訊技術的發展,經過各地最近幾年對農技資源的挖掘和整理,一批實用的農技資訊數據庫相繼建立。目前,全國農技部門開發建成的農技數據庫和專家系統18個,應用軟體等35套。如《植物檢疫病蟲草害名錄數據庫》于2004年開發完成;2000年前後,建立了《50年植保數據庫》。目前,農技資訊數據庫建設正朝著實用化、多媒體化、智慧化和網路化的方向發展。

  2. 面臨問題

  雖然我們取得的發展成績是顯著的,但是,應該看到,當前全國農技推廣資訊化,與中央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各項戰略部署、科學發展觀和農業資訊化建設的總體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農技推廣工作的理念陳舊。當前,我們農技部門對農技推廣資訊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主觀認識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這是在市場經濟條件和現代高新技術飛速發展形勢下,轉變職能和工作方式,提高農技推廣能力和水準的客觀要求。沒有把農技推廣資訊化工作擺到重要位置,工作方法及內容陳舊。

  農技推廣資訊化工作的機制不適應。目前,絕大多數農技推廣部門,沒有設立專門的資訊管理機構,農技推廣部門開發和配置資訊資源的力度不夠,資源整合難度較大,共用程度很低,資訊為“三農”服務的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省、市、縣、鄉農技部門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問題比較嚴重。

  農技資訊服務的手段不適應。資訊基礎設施薄弱,多數農技部門缺乏必要的項目支援和經費的投入,資訊設備缺乏、落後和資訊更新遲緩的問題非常突出。

  農技人才隊伍的結構不適應。農技推廣部門資訊技術人才缺乏,制約了資訊資源的開發利用,引進、培養懂農業技術又懂資訊技術的專門人才的工作迫在眉睫。

  3. 以電腦為載體推進農技推廣資訊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當前,農技推廣資訊化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強化農技推廣資訊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整合,拓寬資訊服務,推進資訊交流和網路共用。在進一步開展好完善現有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領導重視

  資訊化建設涉及眾多領域和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強化組織和領導,“一把手”要親自抓,組織協調好各種關係。堅持統一規劃設計,立足本地實際,因地制宜,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

  增加投入

  電腦網路設施是推進農技推廣資訊化資源開發和推進資訊化服務的重要依託,是資訊化建設的最基本的硬體條件。目前我們農技推廣部門應用的電腦數量自上而下呈遞減狀態,基層農技推廣部門的硬體條件非常差,甚至有些鄉鎮、村級部門根本沒有網路。這是整個農技推廣資訊化工作的最大障礙。要快速發展農技推廣工作資訊化,建立好硬體網路系統是重中之中。增加硬體設施投入,專款專用,完善基層電腦網路系統,健全資訊化體系,才能更好的應用和發展農技推廣資訊化工作,從而推進農業資訊化的進程。

  資源整合與共用

  資訊資源是資訊化建設的關鍵和基礎。涉及農業技術的資訊分散于農技、植保、土肥、種子等不同的農技推廣部門,不僅給政府、社會、生産經營者和系統內部獲取和利用資訊帶來不便,也難以進行宏觀調控。隨著電腦因特網的飛速發展,各部門的資源整合已經是很簡單的事。今後,要對農技資訊資源進行調查分析,制訂對策方案,逐步建立農技部門資訊交流共用機制,推進資訊的共用。搞好農技資訊系統、網站、資訊資源和設施的整合與整合,實現農技公共數據的相容和共用,使政府、農戶、企業和系統內部獲得資訊更加豐富,更加方便快捷。

  資訊反饋

  目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60%左右。對農民而言,只有當一項科技成果能為其家庭創造效益時,才會主動採納應用。從全國農業科技成果來看,總量雖然不少,但存在“三多三少”問題,即增産性技術多,品質效益性技術少;糧食作物方面技術多,經濟作物和多种經營方面技術少;産中技術多,加工技術少。而且,由於科技部門在研究方面取得的進展不能有效地傳達到應用部門,許多政府及企業的領導甚至是企業的研究人員,常常並不了解科技發展所提供的機會和能力,遇到問題時不能自覺尋找科技手段加以解決。另外,由於對企業缺乏了解,科研單位的研究工作也常常缺乏針對性,以至於研究成果缺少實用性。推廣部門與科研、教學部門脫節,沒有聯結成整體,制約著農技推廣工作的進展。針對這些問題,作為資訊化載體的電腦網路,就大有作為。通過電腦網路,不但可以快速及時的推廣新的科技成果,把多種相關的農業技術資訊加以整合和組裝,使之成為可傳播、可操作的技術資訊系統,更能在第一時間內收集反饋資訊,了解農民及企業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快速掌握科技成果轉化效果,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從而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增加農民收入,加大企業效益。電腦多媒體技術將是開發這類系統的重要支撐手段。

  建立健全培訓機制

  由於環境及待遇低下,從事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高學歷人才很少,基層推廣部門缺乏知識更新和進修深造機會,對現代農業新技術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夠;推廣機構專業過細分工,推廣人員知識結構單一,不適應當前市場經濟與高效農業多樣化發展,對農民缺乏足夠的權威感。農村廣大農民文化素質普遍低,科技意識不強,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差等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農業科技推廣整體品質的提高。這就要求農技推廣部門建立健全培訓機制。農技推廣,不但要推廣農業實用技術,更要推廣科技、資訊。要強化技術培訓,注重提高資訊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努力建設一支責任心強、素質高、知識結構合理的資訊工作服務隊伍。同時,要定期對廣大農民進行科技及資訊知識宣傳和培訓,提升農民整體資訊化水準,使農業資訊化進程推廣而行易,最大程度的推進新農村建設。

  規範管理

  建立健全農技資訊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監督、激勵機制,使農技資訊工作有序進行。利用好有關政策環境,開放農業資訊服務市場,鼓勵和支援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農技資訊化建設。

  農技推廣資訊化建設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農技資訊工作任重道遠。新形勢需要新思維,新任務呼喚新舉措。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清形勢,抓住機遇,齊心協力,紮實推進,努力開創全國農技資訊工作新局面!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