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圖片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開幕

時間:2009-07-21 11:20   來源:台灣網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在上海朱家角開幕。(台灣網 邵磌 攝)

 

  台灣網7月21日上海消息  古鎮傳新曲,水鄉唱金蘭。最近幾天,讓上海郊區的朱家角鎮一下子熱起來的,不是如火的驕陽,也不是蜚聲遐邇的古宅小橋,而是于7月21日開幕的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今日上午,由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與臺灣省農會共同主辦的兩岸鄉村座談在上海朱家角鎮開幕。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葉克冬、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上海市副市長胡延照等領導以及臺灣省農會總幹事張永成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並致辭。

  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會長于永維主持了開幕式。出席開幕式的代表還包括來自兩岸的農業生産者、專家學者、各級農業組織負責人及業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等近400人。

  國臺辦副主任葉克冬在致辭中表示,這次兩岸鄉村座談是在兩岸關係發展的新形勢下,進一步推動兩岸農業基層合作組織之間交流與合作的一次盛會。

  葉克冬認為,目前兩岸農業都處在轉型升級時期,促進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將傳統的以“增量”為目的的農業數量經濟發展,轉型為以“增值”為目的的農業知識經濟發展,提升農産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是兩岸農業發展共同面對的課題。兩岸農業由於在發展階段、自然條件、技術水準和消費結構等方面的差異,在農業生産資源、農業發展領域、農産品市場空間領域表現出高度的互補性,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葉克冬指出,去年以來,兩岸關係步入和平發展軌道,這為兩岸同胞攜手推動兩岸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大陸開展的新農村建設為大陸農業發展帶來可喜的變化,也為臺灣農業拓展新領域帶來了機遇。這些都將有利於加速兩岸農業分工與合作、有利於兩岸農産品貿易的發展、有利於促進兩岸鄉村的融合。

  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表示,農業是海峽兩岸最具合作基礎的産業,在兩岸經貿關係中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兩岸農業交流在兩岸經貿交流中日益成為互補特性最突出、合作雙贏最明顯、兩岸民眾參與最廣泛的一個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危朝安認為,兩岸農業合作順應時代潮流,符合人民心聲,為兩岸同胞尤其是基層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得到兩岸民眾越來越廣泛的支援。展望未來,保持兩岸農業交流合作良性發展的勢頭,開創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向縱深發展的新局面,仍然要靠兩岸農業界的團結奮鬥,特別是鄉村基層民眾的認同和積極參與。

  臺灣省農會總幹事張永成充分肯定了兩岸鄉村座談是兩岸同胞共襄兩岸鄉村農業合作的盛會,是兩岸農業合作發展的具體落實。“當年‘唐山過臺灣’,現在則是‘臺灣過唐山’,兩岸交流已形成不可逆轉的洪流。”張永成表示。

  為進一步推動臺灣農産品在大陸的影響和銷售,在開幕式上,還舉行了“上海臺灣農産品交易中心”揭牌儀式。(記者 邵磌 肖燕)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葉克冬在開幕上致辭。(台灣網 邵磌 攝)

 

 

國臺辦副主任葉克冬(右)與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為“上海臺灣農産品交易中心”揭牌。(台灣網 邵磌 攝)

編輯:李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