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兩岸鄉村結對子

廣東農業發展概況

時間:2009-07-16 21:11   來源:台灣網綜合

廣東省位於大陸最南部,陸域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與廣西接壤,南臨南海,西南端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廣東屬東亞季風區,從北向南分別為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氣候,是大陸光、熱、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年平均氣溫22.3,年平均日照數在1750小時左右;廣東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13001600毫米之間,充沛的雨量使廣東大地全年草木蔥蘢,生機盎然。廣東素有“水果之鄉”的美稱,盛産熱帶、亞熱帶水果,有400多個品種,除柑橘橙、香蕉、鳳梨、荔枝被譽為“嶺南佳果”外,還盛産具地方風味的水果如龍眼、芒果、楊桃、柿子、柚子等。

 

廣東陸地面積為18萬平方千米,約佔大陸陸地面積的1.87%。南臨南海,海岸線總長3368千米,島嶼眾多。全省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橫貫陸地中部。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山地、平原、丘陵交錯。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有珠江、韓江、鑒江等。最長的珠江由西江、北江、東江匯流而成,長2122千米,是大陸第三大河流。南大門和海陸兼備的地理位置,使廣東的航運和貿易發展最早,且經久不衰,成為大陸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廣東北依南嶺,南臨南海,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山地、平原、丘陵交錯,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河流有珠江、韓江、鑒江等。

 

珠江全長2122公里,由西江、北江、東江匯流而成為中國第三大河流;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韓江三角洲土地肥沃,物産豐富,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廣東省土地面積17.98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3.7萬公頃;林地面積1017.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57.4%。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全省海撥500發上的山地佔31.68%,丘陵佔28.54%,山地佔16.12%,平原佔23.66%,河流水面佔1.23%。廣東海域廣闊,海岸線長,河網縱橫,山塘水庫、魚塘眾多,水産資源豐富。除可供捕撈海面外,全省有淡水養殖可養面積44.8萬公頃,海水養殖可養面積77.57萬公頃。淡水養殖主要有鯇、鳙、鰱、鯪、鯉等魚種;海水養殖主要有蝦、蠔等。

 

2008年,廣東省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3293億元,同比(與2007年相比,下同)增長3.8%;農業增加值1970億元,同比增長3.7%。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6400元,增長13.8%。主要農産品産量平穩增長,預計2008年全年糧食、蔬菜、水果、肉類總産量分別達到1257萬噸、2398萬噸、998萬噸、414萬噸。

 

全省有農業類“廣東省名牌産品”408個;15個産品獲得“中國名牌農産品”稱號。農業産業化水準不斷提高,191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含國家級42家)帶動農戶216萬戶,戶均增收2777元;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852個,帶動農戶131.4萬戶。

 

2 0 0 8 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廣東省農産品進出口仍保持強勁增長,全省農産品進出口貿易總值達128.93億美元(廣州海關統計數據,下同),同比(與2 0 0 7 年相比,下同)增長24.1%。其中,出口4 6 . 2 7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1.7%,增長率同比增加4.1個百分點;進口82.66億美元,同比增長32.3%。貿易逆差達36.39億元,同比增長72.9%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