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兩岸鄉村結對子

福建農業發展概況

時間:2009-07-16 21:10   來源:台灣網綜合

  福建省簡稱“閩”,地處大陸東南沿海,北與浙江為鄰,西北與江西交界,南與廣東接壤,東及東南濱海,與臺灣僅一水之隔。福建地跨中、南亞熱帶,依山傍海,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全省陸地總面積12.14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約佔總面積的82.4%。全省耕地面積1129千公頃,總人口3558萬人;境內多山,群峰聳峙,山嶺蜿蜒,丘陵起伏,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森林覆蓋率63.1%,居大陸第一,素有“南方綠色寶庫”之美譽;海域面積13.63萬平方公里,海岸曲折綿亙,長達3324公里,居大陸第二位。福建山海資源豐富,為農業全面發展提供了廣闊前景。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大陸加入WTO後,福建立足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大念“山海經”,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這一中心,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致力於現代農業建設。近年來,福建農業資源優勢得到良好的發揮,農業和農村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農民收入顯著增加,生活水準大大提高。福建園藝産業發展良好,經濟作物頗具地方特色,成為聞名遐邇的水果之鄉。柑橘、橄欖、余甘、柰産量居大陸第一位,枇杷居第二位,荔枝、龍眼居第三位,香蕉居第四位;茶葉是福建傳統的特色産品,五大茶類齊全,品種資源豐富,素有“茶樹品種王國”之美譽,茶葉産量和每人平均佔有量居大陸第一,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福州茉莉花茶等飲譽海內外;福建是大陸食用菌主産區,食用菌栽培歷史悠久,技術世界領先,食用菌品種達50多個,産量、産值、出口創匯連續十多年居大陸首位。

 

2008年,全省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965億元,比增4.5%。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持續較快增長,達6150元,增長13.1%。農業企業快速壯大。全省共有70家省農牧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戶59.38萬戶、基地131.48萬畝;全省規模以上的農産品加工企業已達6384家,從業人員167.3萬人,實現産值4991.57億元,6個單位被農業部授予“國家級農産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分中心”,8家企業被評為大陸農産品加工業示範基地;全省專業村比重已近10%,專業村中從事主導産業的農戶佔72.5%,專業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比全省平均水準高6.2個百分點。扶持、新建部省級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社26個,全省依法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達1359個。

 

福建外向型農業優勢明顯。2008年,在全球面臨金融危機衝擊的形勢下,福建省農産品出口仍保持一定增長,全省農産品出口超過29.5億美元,比增8%,居大陸第五位,其中食用菌罐頭、柑橘屬水果、香菇出口金額居大陸第一位,茶葉和大蔥等居大陸第二位。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