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兩岸鄉村結對子

福建漳州市漳浦縣佛曇鎮

時間:2009-07-16 20:57   來源:台灣網綜合  

基本情況

 

佛曇鎮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東北突出部,東臨臺灣海峽,屬廈門港半小時經濟圈,是省市重點衛星城鎮,是漳州市南太武經貿協作區重要組成部分。全鎮轄20個行政村、1個鎮辦場和2個作業區。佛曇鎮是著名的濱海旅遊僑鄉,旅居海內外僑胞1.7萬人,其中,旅居臺胞0.1萬人,居全縣前列。

 

全鎮擁有14公里海岸線,海岸沙灘清潔,海域水質優良,海中天然藻類含量豐富。佛曇灣是天然海洋與漁業資源寶庫,海參、河豚等具有珍稀品種已經在佛曇鎮進行大面積深水吊養或套養,“農業部水産健康養殖東坂示範區”和“漳州市佛曇閩臺漁業合作示範區”坐落於此,佛曇鎮已發展成為全省乃至大陸最大水産品繁、養集散區,鮑魚養殖基地和全省最大海水科研集散地、輻射地。

 

農業優勢産業

 

近年來,佛曇鎮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發揮區域和特色優勢,走農業産業化道路。推廣無公害養殖,以閩臺漁業合作示範區為載體,發展農産品深加工,提高養殖效益。白石、後許蘆筍示範片改造持續提升,帶動了蔬菜生産上規模、上檔次,增加農民收入。全鎮已有農産品深加工企業28家,海水養殖企業104家,年創産值6.29億元。

 

同時,利用佛曇已開發3萬畝的淺海灘塗及其他豐富海水資源,加大産業化結構調整,做大做強鮑魚養殖、水産育苗、灘塗養殖、白石蘆筍種植等四大特色産業。目前已經形成2萬畝的海水健康養殖示範基地、1萬畝蘆筍蔬菜種植基地和全省最大的百家海水育苗基地,為漳浦縣的農業發展挑了重擔。

 

目前,佛曇鎮漁業養殖面積10萬畝,可供開發利用淺海灘塗6萬畝,工廠化鮑魚、對蝦、魚類等繁殖基地18萬立方米,無公害花蛤養殖基地5490畝,從事水産品繁殖養殖公司(場)50多家。

 

佛曇鎮育苗主要有“梭子蟹、大彈涂魚、牙鲆魚、大菱鲆、半滑舌鰨、歐鰻、漠斑牙鲆卵”等優秀品種。現已發展成為全省乃至大陸最大水産品繁、養集散區、鮑魚養殖基地,形成繁殖、養殖、科研、行銷于一體的現代漁業示範和對臺漁業合作示範基地。

 

新農村建設情況

 

佛曇鎮是漳浦縣唯一的村村通“家園清潔行動先進單位”,是漳浦縣東部片區的中心集鎮和物流商貿集散地。全鎮擁有3個上規模上檔次的居住小區。2008年底,佛曇鎮投資150萬元,對鎮區規劃進行大規模調整和修編,面積由原來的5.1平方公里擴大到約17平方公里,目前該規劃修編已經進入專家論證階段,修編後的總體規劃將是站在全市東部發展片區中心集鎮的角度,實現可持續、生態優先及城鎮化進程的經濟發展需求。

 

與臺灣合作情況及合作規劃

 

佛曇鎮是漳州市“臺灣農民創業園”的重要基地之一,與臺商結緣較早。早在1988年,臺商陳東和來到佛曇鎮軋內村發展水産養殖,其公司(漳浦縣大魚夫水産養殖有限公司)現已成為縣裏最早的臺商養殖基地。截至目前,在佛曇鎮投資海水養殖的臺資企業已有8家,總投資達2500多萬美元。

 

2009年,佛曇鎮將紮實實施“漳州市佛曇閩臺漁業合作示範區”建設項目,該項目擬規劃面積8 0 0 0畝,其中規劃5 0 0 0 畝,建設鮑魚繁育基地;規劃1000畝,建設鮑魚加工基地;規劃面積2000畝,建設培育優良品種和引進高新技術基地;配套區內長5120、寬5的主幹道和鋪設長4090的自來水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

 

該項目的順利實施,可實現科研繁育技術現代化、生産規模標準化、資源利用綜合化、産供銷一體化,對於密切兩岸人民友好往來,擴大漳臺漁業合作,推動“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有著深遠的意義。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