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兩岸鄉村結對子

苗栗縣簡介

時間:2009-07-16 20:24   來源:台灣網綜合  

  地理環境

 

  苗栗縣位於臺灣中北部,北邊和東北邊與新竹縣為鄰,南邊和東南邊隔著大安溪、雪山山脈與臺中縣接壤,西濱臺灣海峽。最東是泰安鄉梅園村的大霸尖山;最西是苑裏鎮房裏海岸;最南是卓蘭鎮內灣裏南面;最北是竹南鎮崎頂裏北側;全縣中心位置在獅潭鄉豐林村。全縣東西寬約公里,南北長約50公里,面積共有1820.3149平方公里。海岸線長度自竹南鎮崎頂北面起,向南延伸至苑裏鎮房裏海岸南面海岸為止,全公里,外型頗似一顆鑽石。苗栗境內山多平原少,故有”山城”之雅號。主要是原屬於臺灣雪山山脈西側的沖積扇,不斷受到河川侵蝕,漸漸分割成今日的丘陵臺地地形,數條河川隨著地勢穿梭其間,形成不同的山川風貌。地形上大致可分為平原、丘陵、臺地及山脈等四種,除了臺地之外,其他地形都非常有規則的由西向東依序排列。

 

  農業概況

 

  苗栗縣屬於山多平原較少的地理環境,土地面積182,031公頃,耕地面積37,163公頃,耕地指數20.40%。苗栗縣總人口為559,562人,總戶數為159,150戶,農戶人口數最高為苑裏鎮(23,095人);其次為頭份鎮 (18,688人),第三為後龍鎮。農戶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高(31.8%),尤其是三灣、獅潭、泰安、西湖、卓蘭、大湖農業人口比例超過50%。農業生産值五十九億元,佔臺灣農業生産地區3.78%,受地形影響,農業環境複雜,相對作物種類繁多,單項作物超過100公頃以上計有23項之多,有水稻、甘薯、食用玉米、落花生、西瓜、芋、草莓、蘿蔔、綠竹筍、大芥菜、香瓜、花椰菜、李、椪柑、文旦柚、桶柑、柿、海梨柑、巨峰葡萄、楊桃、桃、龍眼等,其中稻米為苗栗縣最重要的農産品之一,但是近年來種植面積與産量均有明顯下跌趨勢,稻米收穫面積為12,572公頃,産量為49,454公噸。

 

  各鄉鎮稻米産量,以苑裏鎮産量及收穫面積最高,佔全縣稻米産量26.5%。第二為通霄鎮,佔全縣稻米産量12.4%。面積100公頃以下30公頃以上計有13項,有姜、苦瓜、胡瓜、甕菜、番茄、冬瓜、甜椒、絲瓜、長豇豆、荔枝、梅、枇杷、紅棗等。雜糧收穫面積與産量變動大,高時全縣可達1,716公頃 (1996年),低時全縣僅831.41公頃 (2004年)。以甘薯為主,但是産量呈現逐年下滑。主要原因為大宗物資開放進口後,雜糧生産面臨競爭而減産。

 

  各鄉鎮雜糧生産以後龍鎮最高,收穫面積168.35公頃,收穫量2,762公噸;其次為通霄鎮,收穫面積140.36公頃,收穫量1,868公噸。特用作物收穫面積逐年減少,由1995年收穫面積1,979公頃,減少至2005年1,903公頃。特用作物生産以茶葉為主,收穫面積與産量同樣也有下跌趨勢。

 

  各鄉鎮特用作物收穫面積以銅鑼鄉最高,收穫面積228公頃,産量333公噸,其次為頭屋鄉160公頃,産量230公噸。蔬菜生産面積皆維持在4,000余公頃。2005年收穫面積3,526公頃,生産量44,048公噸,是生産較少的年份。2004年各鄉鎮蔬菜收穫後龍鎮最高,收穫面積726公頃,産量14,937公噸,以西瓜種植面積最高,佔451公頃。其次為大湖鄉591公頃,産量8,340公噸。果品生産面積與産量也呈現逐年下滑趨勢。自1995年收穫面積12,178公頃,産量186,093公噸,逐年下滑至2004年收穫面積僅7,728公頃,産量84,017公噸。果品收穫面積相當集中,主要集中在卓蘭鎮與大湖鄉。卓蘭鎮最高,收穫面積2,903公頃,産量47,381公噸,柑橘與葡萄皆面積最廣。大湖鄉1,705公頃,産量20,432公噸。農業推廣的相關組織,産銷班有稻米班、果樹班、蔬菜班、觀光農園班、養蜂班、養鹿班等370班,班員7,612人。

 

  農會系統有苗栗縣農會及鄉、鎮、市、區農會18個。農業行政系統鄉、鎮、市公所18個。農業相關協會有苗栗縣農業策略聯盟協會等15個。因而苗栗縣具有豐富農業資源又有好山好水的自然景觀,推動觀光休閒農業,將可開創農業第二春。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