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兩岸鄉村結對子

宜蘭縣簡介

時間:2009-07-16 20:23   來源:台灣網綜合

  基本概況地理位置:宜蘭縣位於臺灣東北隅,東臨太平洋,西倚雪山山脈及中央山脈北端,南界花蓮縣、臺中縣,西連新竹、桃園縣,西北則與臺北縣相鄰,三面環山,一面臨海。

 

  環境簡介:總面積計2,143平方公里,其中66%為高山地區,16%為山坡地區,而平原地區佔18%。以蘭陽溪為界,習慣上稱為溪北與溪南。溪北部分有頭城、礁溪、壯圍、員山、宜蘭等五鄉鎮;溪南部分有五結、冬山、羅東、三星、蘇澳、大同、南澳等六鄉鎮。

 

  氣候與雨量:年平均氣溫約22℃;年降雨量則高達 3,521毫米。三至九月為海洋西南季風盛行時期,其中五至六月中旬為梅雨季節;而七八月之間為颱風季節,常常侵襲宜蘭;十月至次年四月為大陸東北季風盛行時期,綿綿的季風雨又濕又冷,臺灣俗諺説”竹風蘭雨”,可見宜蘭是雨量充沛的地方。

 

  人口概況:至2007年底統計宜蘭縣人口為460,398人,農業戶數為28,015戶,農業人口為116,515人,耕地面積為27,249頃,農業人口占全縣總人口25%,每戶平均耕地面積約為0.98公頃。

 

  人文簡介:1796年,吳沙公開蘭壯麗的史詩,劃下了蘭陽平原新的一頁,”真成拓土無雙士,正是開蘭第一人。”吳沙帶著漳州、泉州、廣東、梅縣及客家人等,經由淡蘭古道、草嶺古道從頭城開始披荊斬棘開墾蘭陽平原,為宜蘭縣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由於早期農業社會篤信佛教及道教悠遊在農村小徑廟宇古剎隨處可見,加上地形封閉,年節傳統依然流傳至今,如頭城的中元搶孤、二龍端午龍舟、五結的作醮走尪儀式等等,處處展現了宜蘭人傳統樸實的民風,宜蘭人的好客則在祭典後的筵席上表露無遺。

 

  農業優勢産業糧食作物:主要為水稻,種植面積有9,375公頃。其中每公頃稻穀産量為5,262公斤;每公頃糙米産量為 4,266公斤;稻穀總産量為64,939公噸;糙米總産量為59,815公噸。總産值共計109,956萬元。園藝作物:蔬菜類以青蔥、白蒜、高麗菜以及其他季節性蔬菜與根莖類作物為主。種植面積有3,587公頃,産量達98,853公噸,産值計128,511萬元;果品類以金棗、柑橘、文旦柚、高接梨、芭樂等水果為主。種植面積有3,231公頃,産量達46,616公噸,産值計115,519萬元;花卉類以觀葉植物為主,另有銀柳花材佔全臺灣九成以上産量。種植面積有237公頃,産值計19,468萬元。

 

  特用作物:以烏龍系列茶葉為主。種植面積有546公頃,每公頃産量787公斤,總産量達430公噸,産值計21,499萬元。林業:宜蘭縣林地面積163,854公頃,佔全縣總面積76.4%。近年來由於全臺均已禁伐林木,森林遊樂普受人們歡迎,宜蘭原始又自然的森林景觀,更是遊客絡繹造訪的勝境。

 

  漁業:宜蘭縣海岸線長達101公里,黑潮主流流經外海水域,為臺灣三大漁場之一,漁業資源豐富,養殖面積有1,205公頃,主要以草蝦、斑節蝦及九孔貝為主。總産量達62,650公噸,總産值計315,955萬元。

 

  畜牧業:家畜類:養豬戶數有340戶,總飼養頭數達78,273頭;家禽類:雞總飼養只數有2,824,000隻,鴨總飼養只數有249,000隻。畜産業總産值計157,144萬元。

 

  與大陸合作情況及合作規劃

 

  宜蘭縣農會早在2000年起便開始邀請大陸山西、四川、山東、江蘇、河南省及上海市等各省市農業單位赴臺交流,迄今共已邀請超過20個農業專業人士來臺從事專業考察;同時每年也帶領宜蘭縣農會以及縣內專業農業人士赴大陸考察觀摩,一方面希望能協助臺灣農産品拓展大陸市場,另一方面也協助大陸建立農民合作組織以及提供相關農業技術。未來宜蘭縣將秉持一貫的政策立場,持續並擴大與大陸的農業專業交流,同時也期盼大陸相關單位能來宜蘭縣採購高品質新鮮的農産品,為兩岸的實質交流書寫更新篇章。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