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兩岸鄉村結對子

屏東縣枋山鄉簡介

時間:2009-07-16 20:11   來源:台灣網綜合  

  地理環境

 

枋山鄉位於臺灣屏東縣西南方沿海,北臨枋寮鄉,東沿中央山脈與獅子鄉、春日鄉、緊鄰,西濱臺灣海峽,南接車城鄉。枋山鄉位處恒春半島之上,中央山脈末段,鄉境呈現特殊狹長地形,南北長達 30公里,但東西寬卻僅有 100左右,且多為海岸峭壁,總面積約 17平方公里,人口約 6360人,是本島人口最少的平地鄉,氣候上則屬熱帶季風氣候。在墾丁公園成立後,一躍成為進入墾丁的重要門戶。

 

  交通

 

枋山鄉地勢平坦呈東西向傾斜,海岸地質多變,以楓港溪為界,以北為砂岩,楓港出海口及兩側為現代沖積層由黏土、砂石、礫石所組成,適宜種植瓜類,以南沿岸地質突變為珊

瑚礁質殼砂與大礫石所組成,因不含沙,海水清澈見底,為觀光覽勝的好地方。

 

  公路方面

 

  臺1 號:為枋山鄉最主要公路運輸要道,北接臺17號公路往東港。枋山—楓港段每日交通量為9386 輛。

 

  臺24 號:作為通往恒春半島及墾丁公園之要道,楓港—海口段每日交通量為6,204 輛。

 

  臺9 號:為南臺灣客貨運輸之樞紐,尤其楓港為三條公路交會之所在,過境旅客多,服務業發達。本線尚武—楓港段每日交通量為2,809 輛。

 

  鐵路方面

 

南回鐵路枋寮—知本段,除公路外另提供一交通工具之選擇。枋山鄉設有枋山車站為屏東段之最南站,對旅客或貨物之運輸將負擔一部分的承載量,另外前往東部亦可避免山路之苦,對枋山鄉之發展幫助很大。

 

  農特産品

 

芒果,臺灣話稱檨仔(白話字: Sōai-,源自平埔族語)。原産自北印度和馬來半島,性喜高溫、乾燥的天氣,營養生長期( 根、莖、葉) 最適合氣溫為24~30,氣溫降到18以下時生長緩慢,10以下停止生長,生殖生長期( 花、果) 需較高溫度,以排水良好且含腐殖質的砂質土壤最適宜,pH 5.5~7.5 為佳。後引種改良,已遍及多個地方,主要包括印度、墨西哥、巴基斯坦、泰國、印尼、菲律賓等。芒果為漆樹科常綠喬木,植株通常高達15 18 ,樹齡長,葉聚生枝頂,革質,長圓形,長披針形,圓錐花序生枝頂,花小、淡黃色,花謝後結核果。果實大,歪卵形,微壓扁,長可達20 釐米。成熟果黃色,果肉嫩,香甜。

 

芒果因具有速生、早産、高産,果實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經濟效益高等特點,使得芒果生産不斷得到發展,目前已成為繼葡萄、柑橙、香蕉、蘋果之後的世界第五大水果之一。愛文芒果所需生長的環境為高溫高濕度的氣候環境,而位居南臺灣恒春半島上的屏東縣枋山鄉,不僅日照長,溫度高,雨量豐沛,是為愛文芒果最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再加上當地特有的落山風吹拂,更添芒果甜度,豐潤芒果色澤。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