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兩岸鄉村結對子

宜蘭縣五結鄉簡介

時間:2009-07-16 20:09   來源:台灣網綜合  

  基本概況

 

五結鄉位於臺灣的東北部,隸屬於宜蘭縣,地理位置在臺北市東南方約50 公里交通便利,有高速公路經過,到臺北市車程約一小時。宜蘭縣五結鄉行政面積38平方公里,人口數約38,000 人,為宜蘭縣四個臨海的鄉鎮之一,東臨太平洋,境內冬山河中下游河段及蘭陽溪為主要灌溉河流,鄉內全域屬沖積平原,境內地形景觀以沙岸、河口、沼澤、濕地以及平坦的平原為主,故土壤肥沃,適宜農耕,自古以來即是宜蘭縣最重要的穀倉。五結鄉氣候條件溫和,年平均氣溫15,夏日高溫(可達30),冬季(約10)因受東北季風影響,氣候潮濕多雨,故在此季節比較不利於耕作。鄉內居民以種植水稻為主,種植戶數約1,400 戶,種植面積1,100 公頃,多屬兼業農民;境內目前並無大型工廠,而中小型工廠也甚少,故居民多至外鄉鎮(如羅東、臺北等)工作。人文方面以講閩南話為主,在200 多年前漢人尚未來此開墾時,原居民是平地原住民(葛瑪蘭族),漢人(漳州人為主)來此開墾後,就在此地生生不息,開啟另一新頁。

 

  農業優勢産業

 

五結鄉的農産品除水稻為最大宗之外,尚有西瓜、白蒜、番茄、山藥、海芋、花生等,但種植面積均不大。而宜蘭縣因受冬季東北季風影響,故在20 年前水稻種植即開始轉變為一年只種一期,這是目前全臺灣稻作唯一一年只種一期的縣市。就是因為這種改變(環境的改良),使宜蘭縣的稻米品質可與臺灣東部的花蓮、臺東所生産的稻米相抗衡,甚至在五結鄉所種植的越光米其品質可與日本當地並駕齊驅。五結鄉水稻栽種時間約是從每年的三月到七月。在夏天稻子收割後,于五結鄉境內已見不到農民辛苦地在馬路或稻埕上曬稻穀,因為在收割後的濕谷全部送進孝威工廠統一乾燥,在低溫冷藏桶(今年度的規模已達7,100 公噸)的儲存之下,再加上有宜蘭縣唯一的「CAS 良質米工廠」設備碾制白米,「白米冷藏庫」來儲存白米,可以使白米的品質更加提升、口感更加甘甜與美味。不進步即退步,五結鄉農會也在求新與求變,故五結鄉農會在這幾年開發出全臺第一個以良質米為主的新人「訂婚囍米」,一經推出就造成轟動;而後又是第一個以越光米為主角,敢在臺北市大飯店召開媒體記者發表會,接連帶動市場上所有高價位的良質米的銷售量;緊接著又著手開發第一個以粗糠為原料的「環保碗」、第一個以米糠為主的「凈好糠」沐浴乳及清潔劑、設立宜蘭縣第一個「稻米産銷專業區」、宜蘭縣第一個以米為主題的「觀光米廠」、將遊客休閒旅遊的觸角連接至農會,使五結鄉農會朝多角化經營與發展。

 

  與大陸合作情況及規劃

 

五結鄉是以水稻為主要作物,經農會與農民多年在栽培、烘乾及加工技術共同努力下創造出了蘭陽五農米系列産品特有品牌,尤其是『蘭陽五農米臺灣好米』及『夢田越光米』是米中極品;蘭陽五農米系列産品歷年在臺灣參加稻米品質評鑒從第一屆至今均被評定為臺灣十大經典好米,並獲選為宜蘭縣十大伴手禮。也從1996 年起至今獲頒食品金牌獎,並被農業主管部門評定為CAS 優良稻米加工廠。在這金字塔頂尖收入增多的時代,講求飲食時尚的消費者,不只希望吃飽,更希望吃好,五結鄉期望借由此論壇將蘭陽五農米系列頂極好米推進大陸市場,廣為大陸消費者接受。五結鄉農會與農民雖有頂尖栽培、後製作烘乾及加工技術,能創造出好吃良質米,但受限于耕作面積無法擴大栽培面積。五結鄉期望借由與大陸適當耕作大面積的鄉村合作,共同生産出優質好米,以滿足消費大眾使用。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