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兩岸鄉村結對子

嘉義縣番路鄉簡介

時間:2009-07-16 19:52   來源:台灣網綜合  

  基本概況

 

番路鄉位於嘉義市的東邊,連接阿里山山脈地區,因地處通往阿里山原住民 (鄒族 )之主要道路上,所以取名為番路鄉,土地總面積 117.5平方公里,人口 11,600人,氣候兼具亞熱帶與溫帶特性,海拔 300-1500m

 

番路鄉——如今的縣道 159甲,曾經是族人背著獵物步行下山、與漢人交易的古道,如今成了雙向通車、鋪著柏油的馬路。路的兩旁,種了滿山遍野的柿子林,每到秋天便染紅了整座山頭,産量高居臺灣第一。番路鄉農會首創之柿餅室內無塵乾燥製作技法,讓番路成了火紅火紅的柿子之鄉柿子在秋天火紅、文化在番路鄉漫延

 

有趣的是,如今,進入阿里山的主要道路,臺十八線阿里山公路,同樣也大幅度的取道番路鄉,由西向東,穿過狹長瓶頸狀的平原之後,來到觸口這初觸山林的交界之處,而後便有忽逢桃花源似的,豁然開朗,一溜煙的上山去了。然而一直要到過了石桌,進入隔鄰的阿里山鄉,路的兩旁才漸漸出現鄒族部落的蹤跡。在此之前,沿途仍以來此開闢生計的漢人為主,層迭交織的茶園景致爬滿了整片山頭,也將阿里山茶的聲名推至最高峰。

 

番路鄉的發展也像這樣的二條番路,與時推移而有著不同的面貌。在海拔一千二百米的向陽坡地”隙頂”,以溫差大、濕度高、日照充足的絕佳氣候環境,如今已成為臺灣蝴蝶蘭的催花中心。粉紅紫白,開出了番路的第二個春天。

 

番路鄉擁有豐沛的物産,透過番路鄉的努力轉型,傳統農業由一級生産、二級加工、朝三級研發、行銷、觀光、服務發展,開創了農民的視野,也帶來了豐富的營收。

 

  農業優勢産業

 

一、番路鄉隙頂茶區因有幻化莫測之特殊雲瀑籠罩,得以醞釀世界知名之阿里山高山烏龍茶、茶區平均海拔 1300— 1500,日夜溫差大,最適合茶樹培育及生長,主要品種為高山烏龍茶及金萱茶,兩者均屬半發酵茶,茶湯滋味,介於紅茶綠茶之間,既有紅茶之純和甘潤,復有綠茶之清香爽口,此為較之其他茶種在滋味方面最明顯之特性。番路鄉所産烏龍茶之香氣馥鬱芬芳、入口濃厚甘潤而不生澀,除茶之香味使人覺得爽然外,飲之當感口中唾沫受茶湯之完全控制,且細加吟味,則如嚼之有物,茶湯過喉徐徐生津,口中甘甜而有回味。所産之金萱茶以臺茶金萱27號嫁接高山烏龍品種改良而成,既有烏龍之溫潤甘醇,復有金萱之清香雅致,湯色金黃,茶性柔和,多製成半球狀,其香味常伴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而更顯純樸自然。

 

番路鄉農會多年來整合番路鄉高山茶農、産銷班藉由每年定期辦理講習訓練之機會教育茶農認識並鼓勵茶農加入”吉園圃”安全用藥規範,為消費者健康把關,並建立分級包制度,藉由産地標章認證,杜絕進口偽茶氾濫而破壞了阿里山高山茶舉世聞名之商譽及地位,保護茶農生計。番路鄉農會定期于每年春、秋、冬三季于茶區分別辦理茶葉採購評比作業,遴選具品茶師證照之産銷班茶農四名、農會員工四名共八名組成評茶小組,嚴格篩選茶樣後再行擇優採購,此一制度之推行不僅深獲茶農肯定,同時建立顧客信任,穩定阿里山高山茶之品質,使之聲名得以立於不墜之地。

 

二、番路鄉低海拔地區之礫質土壤特別適合柿子生長,是全臺柿子之主要産地,産量佔全臺 80%,栽植歷史已達百年以上,每年 9-12月是番路鄉農民們忙碌、豐收、喜悅的季節,遊客絡繹不絕,同時,農會在 2007年開始將柿餅加工過程改以開放式觀光工廠模式經營,試圖以實體參觀結合影片欣賞及産業 DIY等多元內容讓消費者及遊客能親自體驗柿餅加工之臨場樂趣。並提供學校戶外教學導覽解説服務,落實地方産業發展及文化教育使命,別具意義,亦獲得消費大眾廣大迴響。

 

番路農會生産之柿餅于 2004年經嘉義縣長命名為一番柿 (一級棒的柿子 ),因此一番柿代表了番路鄉柿餅及系列産品之品牌名稱,柿餅之製作過程完全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和糖分,吃起來口感香 Q,餅心還保留著甜美濃郁的柿蜜汁,與一般傳統”日曬乾燥”之製作方式相較,番路鄉農會所生産的一番柿餅品質穩定、衛生可靠,深得消費者之信心,也改善番路農會多年來經濟事業經營窘境。

 

番路鄉農會持續用心開發多元在地農特産品、以創新的思維,賦予産品新的樣貌,讓一份原本看似已是夕陽的産業,在景氣低迷中找到了希望的出口。番路鄉農會將地方産業結合觀光工廠模式經營 (柿餅加工體驗園區 ),集結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文化的;多元、有趣、寓教于樂,盡在其中帶給都市叢林裏眾多疲倦的心靈一處休憩之所,也在這裡看見我們對在地産業持續用心投入的感動。

 

  與大陸合作情況及規劃

 

一、”阿里山高山茶”是今日嘉義農業一顆耀眼的明珠。優良適宜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所孕育出優質的茶葉,加上人工篩選的摘採方式與一流製作烘焙技術,讓阿里山高山茶得以泡出色澤翠綠鮮活,滋味甘潤醇厚、回甘韻足、香氣幽雅持久的茶湯。就是這股清冽的芳香,將”阿里山高山茶”推向茶品的頂端。受惠于兩岸開放政策影響,大陸游客來臺旅遊讓阿里山成為熱門景點,其中阿里山茶更是陸客指定伴手之一,為把握難得之廣大商機,嘉義縣也統一設計包裝並以防偽標簽標識茶葉真偽目的為強化大阿里山品牌形象,並宣導茶農建立”吉園圃”安全用藥觀念,為消費者健康把關,擬訂分級包裝制度,藉由産地防偽標章認證,杜絕進口、偽茶之氾濫而破壞了阿里山高山茶舉世聞名之商譽及地位。

 

二、此外,為讓阿里山高山茶順利進軍國際市場,嘉義縣更與”華航”合作推廣。在華航飛機上免稅商品項目增加了頂級”阿里山高山茶”。最大的目的在於讓海外人士有機會因接觸進而愛上臺灣的阿里山高山茶。當阿里山高山茶逐步推向國際市場時,不僅提升嘉義茶葉的經濟價值,更直接保障了農民收益。

 

三、番路農會因産業優勢 (阿里山高山茶 ),有機會爭取大陸旅遊團之購物商機,且農會年深耕之商品信譽亦深受消費者肯定,尤其番路農會已將傳統加工廠朝觀光體驗園區模式經營,配合展場規劃“品茗專區,規劃大陸旅客在番路農會之展場參觀行程,在舒適的空間裏,透過專業的解説、貨真價實且標示透明化的商品,讓大陸游客可在番路鄉農會享受到購物的至高尊榮與樂趣。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