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兩岸鄉村結對子

屏東縣林邊鄉簡介

時間:2009-07-16 19:45   來源:台灣網綜合  

  基本概況

 

  一、 地理位置

 

林邊鄉位於東經 220度,北緯 22 40,位於臺灣屏東縣西部沿海平原地區,轄內南北向較長,東西向較短,人口密度為 1510.69 /平方公里,轄內地勢均屬平原。東以林邊溪與佳冬鄉為鄰,西北毗東港鎮,西及南濱臨臺灣海峽,北與南州鄉、新埤鄉接壤,全鄉面積 15.63平方公里,是福爾摩沙高速公路之終點。林邊鄉對外聯絡交通網路非常健全,其間有臺灣鐵路屏東線及沿海公路貫穿鄉中央,北至高雄,南達墾丁,且有縣 189線公路與屏鵝公路相通,連串屏東、高雄大都會區,發展上與東港較為密切。

 

  二、氣候條件

 

係屬亞熱帶氣候型,年平均雨量為 2200mm,夏天氣溫可高 34,冬天寒流來時曾下探至 6,年均氣溫在 25,常年風向為北風,夏季為東南季風,土壤及氣候條件良好適宜農耕。

 

  三、人文環境

 

林邊鄉係屬一般農村鄉鎮,閩南人居多,主要語言以河洛話為主。全鄉面積為 15.63平方公里,境內分為十村,總人口數約 21,000人,農業從業人口約 6,000人,在土地使用方面,除做農、漁、牧使用之土地外,余為居住及以日常消費為主的商業用地。

 

  四、社會經濟

 

林邊鄉經濟來源,除一般商業行為之外,主要為農作及漁業養殖,農作方面是以種植蓮霧、檳榔、水稻為主要農産品,其中尤以”蓮霧”為大宗,種植面積

300公頃,年産量約 9,000公噸,年産值約 5億元( NT),因具特色,故有”黑珍珠”的故鄉美稱。漁業養殖方面是以”石斑魚”為主。

 

  農業優勢産業

 

林邊鄉西臨海濱,東近大武山下,轄內均屬平原,地質多為砂質土壤,所以漁業養殖與農業非常發達。農業方面主要種植蓮霧為主,佔全鄉耕地面積之 60%,早期林邊鄉農民開始嘗試在沿海一帶栽種蓮霧,自 1983年推行稻田轉作政策,加上種植蓮霧收益比其他作物高,使蓮霧成為林邊鄉主要農特産。由於養殖業需抽大量地下水,使得林邊鄉在長期抽取下,不但地層下陷,也使土壤鹹化。也因此孕育出風味獨特的蓮霧果實,汁多、質脆、鮮甜,果實雖小,但色澤暗紅且風味佳,故稱”黑珍珠”,所以林邊鄉有”黑珍珠的故鄉”之美稱。經過十數年農民栽種技術不斷提升及品質改良,使蓮霧産期從每年的 4-6月份,提早至每年的 11月至翌年的 6月份,蓮霧果實變成三至五粒一斤或更大,加上農會力推蓮霧品牌及精緻包裝,使林邊鄉蓮霧品牌”芙華羅莎”,在臺灣廣受消費者喜愛。

 

  目前農民島內主要銷售通路有:

 

  一中北部行口商代為銷售。

 

  二産地中盤商向農民收購。

 

  三農民參加農會輔導之共同運銷(拍賣市場拍賣)。

 

  四網路宅配。

 

  與大陸合作情況及規劃

 

目前林邊鄉農會輔導之農民所生産之蓮霧,大都以內銷為主,近這一、二年雖有貿易商前來接洽要外銷大陸,但都因出貨日期剛好在農曆春節前,是島內須求高峰期,故而作罷 2007年年底曾經至大陸山東省濟南參展促銷,今年初本會與臺北農産運銷公司合作外銷一批數量約蓮霧至上海,雖然數量少,但口碑不錯,希望能持續及在大陸開拓更多銷售點,讓更多大陸消費者能吃到臺灣最優質的水果。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