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兩岸鄉村結對子

高雄縣六龜鄉簡介

時間:2009-07-16 19:41   來源:台灣網綜合  

  基本概況

 

高雄縣六龜鄉位於高屏平原與中央山脈山地之丘陵交會地,聚落分部于砂礫沖積河階上,地形南北狹長,東與茂林及桃源二原住民鄉緊鄰,西南與美濃鎮、旗山鎮銜接,極西與西北和杉林與甲仙鄉相交,南與屏東縣高樹鄉為界。地形似一長瓜形,平均氣溫在 18℃— 25之間(早晚溫差約10左右 ),總面積 194.1584平方公里,南北長度 36公里,東西寬度最闊 4公里,最狹者 3公里,山林佔總面積五分之三,農耕及其他面積佔五分之二。

 

六龜鄉有著山明水秀、地靈人傑、好山好水,得天獨厚之地理環境,天然資源豐富且具有觀光的優厚條件,主要經濟以農業及觀光為主。觀光資源有:十八羅漢山、不老及寶來溫泉區、荖濃溪泛舟、藤枝森林遊樂區、天台山道場(東南亞最大之一貫道道場)等,可説是一般休閒度假最佳享受的去處,尤以十八羅漢山之山水景色更有〝小桂林〞之稱。農業則以黑鑽石蓮霧、金煌芒果、蜜棗、木瓜、青梅、麻竹筍為主,本鄉觀光發達並結合在地産業,因此發展休閒農業,為本鄉農特産之品牌成功打響了知名度,進而躍進國際舞臺。

 

六龜鄉早年在未開發前,為一片荒蕪之地,漢人多繫於乾隆初年由福建、廣東兩省遷來,而後臺灣桃園、新竹、苗栗等居民陸續遷居本鄉,後期雲嘉南各縣移民日益增多。六龜地處偏僻,由於之前曾有各地失敗潦倒之人隱身於此,再加上政府遷臺為開發南部山區資源,輔導榮民到此開墾,居民省籍更為繁多,加上鄰近山區部落的原住民也遷居於此,在此大環境下語言、信仰、生活習慣逐漸融合一致,顯現融洽和樂景象,並無種族之區 (本鄉內有客家人、閩南人、平埔族人、原住民、外省籍 )

 

農業優勢産業

 

早期祖先開墾山林,多以種植麻竹筍為主,後來漸漸開發種植樹薯、稻米等,因産值低開始轉種果樹,現今六龜鄉之主産業果樹有金煌芒果、黑鑽石蓮霧、蜜棗、木瓜等,其他産物有麻竹筍等作物,這些産業是六龜最主要之經濟來源,也是六龜鄉農業的優勢。

 

  一、金煌芒果

 

50年代種植芒果其品種多,産值不高,金煌芒果于 1974年間由本鄉農友黃金煌先生培育研發成功之新品種,果形碩大如木瓜,平均果重約 1.2公斤,其肉質細緻、甜度高 (平均 16.6Brix)且無酸味,品質極佳,栽培面積約 535公頃,産

期約在每年的 5-8月,當時曾帶給六龜鄉的經濟高峰,並以研發者名字,命名為〝金煌芒果〞。

 

  二、黑鑽石蓮霧

 

70年代部分農民把金煌芒果改種植蓮霧,它是高經濟價值農作物,其為小漿果類,果形小、色澤美、甜度高、果肉豐厚多汁、清脆、口感極佳,本鄉栽培面積約 497公頃,産期約在每年 10 -翌年 6月,于 1987年間命名為〝黑鑽石蓮霧〞,經由農會及所有農友的努力下産銷結合,並於 2004年申請品牌以〝南果美眉〞為六龜鄉蓮霧代言。

 

  三、蜜棗

 

棗子引進栽培大約在 1996年間,栽培分部于荖濃溪畔的東、西衝激平原上,品種多,但以〝蜜棗〞最受消費者青睞,早期在其他鄉鎮栽種的數量很多,六龜因氣候得天獨厚,早晚溫差較大,水質好,所以栽培出的蜜棗品質優良,果形猶如青蘋果,且其皮薄、果肉豐厚、甜度高、水分多,品質不亞於其他鄉鎮,栽培面積約 160公頃,每年 11月開始采收至翌年 2月份結束,産值也很高,可惜産期較短。

 

  四、木瓜

 

栽培的時期約 1989年間,早期價格低一般人觀念,木瓜為一般普及水果,因未受重視所以一直都無法提升産值,于 2002年間一群有理想的年輕人返鄉投入,加上農業改良場的技術輔導,成功的將木瓜品質提升,果型端正飽滿,果肉豐厚柔軟鮮紅且汁液豐,甜度高,栽培面積約 100公頃,産期全年都可收穫,木瓜屬較普遍的水果,大眾都能接受,且老少咸宜,透過農會為其致力於行銷通路,在臺北市場獨佔鰲頭。本鄉種植的木瓜為網室栽培,不論是果皮潔凈度、果肉色澤、甜度及口感都頗受日本人青睞,于 2006年間開始輸日。所謂〝大只雞慢啼〞,因崛起較晚,所以雖然木瓜在六龜鄉栽培的面積最小,但因其産值高,且品質在全島是位居第一,該水果也是六龜鄉重要的農産品之一。

 

  與大陸合作情況及規劃

 

隨著時代進步消費型態改變,消費者追求不同型態之果品,物美價廉,是一個主要的選擇,原有産業受到衝擊,亟須改變行銷通路,故外銷是行銷的一大通路,可以解決産量過盛的情況,更有效緩解産量過盛所造成的不敷成本,血本無歸的情況。六龜鄉農業因先天條件優勢,所産農産品都具有競爭力, 80年代金煌芒果開始行銷至香港、新加坡等地。2006年蓮霧銷往山東省, 2007年也至上海、大連等地促銷,該活動農會也積極配合展售團體辦理展售促銷活動,成功的為兩岸搭起合作的橋梁。

 

期待開放大三通政策,減去轉口進、出關的繁瑣程式及節省時間的耽擱,讓消費者都能品嘗到最新鮮、最優質的水果,相信是大家的期望,讓我們一起為此目標共同發展,相互促進,更期待此日的到來。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