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兩岸鄉村結對子

雲林縣西螺鎮簡介

時間:2009-07-16 19:38   來源:台灣網綜合  

  地名由來

 

西螺早先為先住民平埔族在此定居生活,為巴布薩 Babuzak族之 SaiLei部落,漳人稱之西螺,荷人記為 Soeran,後遂以之為名。西螺即清代之西螺堡,乾隆中葉隸屬彰化縣,光緒十三年 (一八八七年 )臺灣建省,增設雲林縣,西螺則劃規雲林縣斗六廳管轄。日據時代西螺再遭改制,隸屬嘉義廳西螺支廳西螺堡。一九四五年後,臺南州改為臺南縣,西螺仍屬臺南縣所轄,一九五○年又改隸雲林縣迄今。

 

  基本概況

 

西螺位於雲林縣北端,北以濁水溪與彰化縣為界,東達莿桐鄉、西接二侖鄉、南與虎尾鎮毗鄰,為濁水溪大沖積扇平原上的一大聚落,開發迄今超過三百年,是臺灣早期開拓的重鎮。受到濁水溪沖積夾帶大量泥沙並在下游淤積影響,西螺地區的土壤特別肥沃,再加上濁水溪灌溉的便利,與西螺大橋同享盛名的西螺,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小城,民風淳樸,儘管工商業較不普及,但也因此免除了工業污染的困擾,在辛勤的農民打拼下,營造出一個寧靜、純樸與秀麗的世外桃源。

 

西螺是個好地方,它有良好的地理環境,悠久的歷史文化,還有豐富的特色物産,這是很多鄉鎮無法匹敵的。但這些年來比起其他地區,西螺明顯落後,歸咎原因:對外,我們缺乏整體行銷的觀念;對內,我們的産業文化未能更深厚的紮根,因而未能順將西螺推上全臺觀光文化産業的列車上,這些都是西螺未來需要努力的。

 

  農業優勢産業

 

嘉南平原,因優異的地理條件,培養出這塊肥沃土地,讓西螺農業發展得天獨厚,不但西螺米、西螺醬油等地方特産全臺知名,西螺的果菜市場也是全臺交易量最大的市場。訂定契約,聘請專家提供技術,由農家專注栽培,並以先進的設備,鮮谷的儲存、烘乾、碾制到包裝,均以電腦控制,低溫保鮮,一貫作業完成,整體提升新鮮度與産品精緻化,低溫控管,甚至米糠也能完整保留食米的營養與原味。

 

在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下成立契作專業區,從育種、栽培至田間管理,合理化施肥、定期檢測、依循標準化耕種,詳實記錄過程,建立生産履歷制度,取得消費者信賴,安心食用。配合推動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以”健康農業”、”卓越農業”及”樂活農業”為三大施政主軸,秉持”消費者的安全,是生産者的責任”之理念,提供消費者新鮮、健康與安全之農漁畜産品,讓臺灣産業能永續經營,守護消費者的健康,然而邁向國際市場。

 

  農特産品

 

  醬油工廠

 

  釀製醬油在西螺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了,水質、溫度和濕度是醬油釀造的重要條件,而西螺在這三方面都得天獨厚,再加上獨特的傳統釀造方法,便成就了今日臺灣的”醬油王國”一西螺醬油,氣味芳香甘醇,色澤紅褐,具有黏稠性,風味特佳。

 

  蔬菜專業生産區

 

西螺鎮是臺灣最重要的蔬菜專業生産區,全臺有三分之一的蔬菜在這個小鎮的果菜公司交易,其供應量直接影響蔬菜行情。西螺地區是主要蔬菜産地,西螺鎮蔬菜的種植,是屬專業生産區。西螺鎮由農會輔導推廣的網式蔬菜專業區,就有五百多公頃,這種技術性的栽培方式,不但可降低農民因雨害、蟲害所帶來的損失,其所生産的蔬菜也較嫩,品質較好,因而普受消費者喜愛。近年來地方産業更積極推廣有機蔬菜栽培,希望讓民眾能享用到更健康的新鮮蔬菜。

 

  豆皮

 

近年來健康食品大行其道,其中佔首位的即是此種豆類製品,西螺的水質富含石灰質,在製作豆皮時易於凝結,且結出來的皮結實,薄又重,斤兩夠,嚼感佳,易於做成各式加工;另外因西螺是稻穀之鄉,礦米廠多,粗糠是製造豆皮的最廉價燃料,取得容易,如此本輕利多,所以豆皮便自然發展成西螺的特産之一。

 

  西螺米

 

濁水溪從上游帶來的褐黑色土壤黏性高,合濁水灌溉,便産出了濁水米。西螺鎮位於臺灣第一大溪流濁水溪中游南岸,濁水溪沿岸土壤雖然肥沃,可是以前經常會氾濫成災,以致南北兩岸都呈現田園零落、人煙稀少的蕭條景象,惟獨西螺地區例外,不但人口密集,且是該溪沿岸絕無僅有的一個小城鎮。因為西螺是濁水溪流域中土質最好的地區,所生産的稻米,不但香且 Q,在日據時代,連日本天皇都指定要吃臺灣的西螺米,可見其受喜愛的程度。

 

  與大陸合作情況及規劃

 

臺灣是典型的海島型經濟,經濟發展高度仰賴對外貿易,為了不使臺灣産業競爭力逐漸流失,西螺鎮近年來積極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參與辦理農産品交易會,充分展示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合作成果和拓展兩岸農産品交易平臺及市場,加速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不僅可使兩岸經貿關係改善,亦將提供經濟活絡等等。臺灣的農特産品一直是陸客非常喜愛的禮品及紀念品,以我們這幾年接待及帶團的經驗,除了電子品以外,大陸客人最喜歡買回去的就是農特産品,尤其是經過解説讓陸客了解我們産品的特點後,成交的機率很高。我們常講的一句話就是”我們講的讓客人心動,那麼客人就會買的讓我們感動”。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