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臺灣

臺媒:掌握兩岸直航契機 臺農漁産品市場潛力巨大

時間:2008-11-05 10:01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11月5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道,兩岸兩會就海運、空運直航簽署重要協議,決定擴大開放直航的港口與城市,未來臺灣農産品銷往大陸將更加便捷。臺灣農業主管部門已將各項農産品行銷大陸市場列為重要工作,除了更新鮮的蔬果、花卉可以在大陸市場上架外,大陸民眾非常喜愛的臺灣漁産品,未來市場潛力更大。

  報道稱,“陳江會”達成兩岸海運、空運直航協議,在海運方面,臺灣開放基隆(含臺北)、高雄(含安平)、臺中、花蓮、麥寮、布袋及5個港口;大陸開放63個港口及港區,遍佈沿海及內地,更方便臺灣大宗蔬果及漁貨運送。

  在空運方面,未來天天都有班機,每週班機增為 108班,大陸航點由5個增為21個,新增成都、重慶、杭州、大連等16處,臺灣高附加價值的生鮮水果及加工農産品,可透過空運拓展華中及東北市場。

  臺灣農業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指出,以臺灣出口水果到上海為例,運輸及通關時間可望由8天縮短為4天,運輸成本減少15%至30% ,確保新鮮度及品質,運輸造成的毀損可由15%降至5% ,貨物可上架時間增加4天,提升産品競爭力。

  未來花卉及蔬菜可利用海運進入上海等大陸市場,養殖活魚(如觀賞魚、石斑魚)也可把市場拓展到大陸沿海城市。

  近年來臺灣生産的觀賞魚風行各地,需要直航來擴大觀賞魚的輸出地點,儘量避免轉運造成換水、出關等手續,畢竟運觀賞魚等於是在運“水”,如何將“水”的重量減到最輕,增加魚的重量,才是獲利的重點。

  再者,臺灣一年生産1.5萬噸到1.6萬噸的活石斑魚,其中有1.2萬噸是運到香港再轉運大陸,未來海運直航後,活石斑魚自然可以直運各港口,增加存活率,價錢更好,養殖漁民獲利更大。

  該負責人強調,為了掌握這個新契機,臺灣農業主管部門明年的重點工作有所調整,將持續調查大陸市場及消費型態,就出口大陸主力品項擬訂整體行銷策略及行動計劃;同時輔導業者及農民團體參加重要綜合食品展及專業展,協助業者開拓商機。(章潘)

編輯: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