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大陸

海聯會理事施子清:借鑒臺灣經驗發展大陸創意農業

時間:2009-04-24 10: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如何讓回流農村的部分農民工在家鄉找到出路?如何充分利用大陸廣大農村中各具特色的富饒資源致富?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海聯會理事、香港恒通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施子清認為,臺灣的創意農業政策和實踐值得借鑒。

  由中華海外聯誼會、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海聯論壇新農村建設與科學發展戰略研討會”今日進入考察階段。

  海聯會理事施子清在此間介紹,臺灣的創意農業也即休閒農業,指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漁牧生産、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提供民眾休閒,增進對農業及農村體驗為目的的農業經營。經過近二十年開拓與發展,創意農業不僅使臺灣農業由第一産業、第二産業擴展到第三産業,農村的部分勞動力也找到出路,農民因此增加收益。

  他介紹,臺灣發展休閒農業基於兩個原因:一是隨著工商業發展,城市污染嚴重,使居民嚮往青山綠水、清潔空氣及寧靜環境,造訪農村者日增。二是經濟國際化與貿易自由化對農業衝擊很大,調整農業結構以提升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成為當務之急。

  施子清説,“大陸農村目前面臨的情況與臺灣類似”。此外,大陸農村幅員廣闊,資源豐沛,特色各異,環境條件比之臺灣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對於創意農業或者觀光農業的發展,尚未引起足夠重視。北京、江蘇等地剛剛起步,更多省市尚未認真規劃。

  與此相比,臺灣休閒農業種類繁多,諸如觀光農園、市民農園、教育農園、休閒農場、森林遊樂、娛樂漁業、民宿等。休閒農業亦由簡單的觀光農園發展到綜合性的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由點而面,逐漸擴大。

  臺灣農業部門與農業推廣協會于一九八九年對休閒農業提出五項發展目標:提供休閒人士體驗田園之樂的場所;活用農村自然、田園景觀、農業生産與文化等資源;增加農村就業機會,提高所得條件;促進農村社會發展;改進農業生産結構。以及五項發展策略:顧及土地資源利用效率與生態環境保育;整合農村與農業資源,美化綠化田園與農村,以保持自然鄉土氣息;發揮農民合作意願,以提高經營效率;發展自然環境與倫理教育;行政支援發展。

  近年來,臺灣休閒農業的發展大致依循上述目標與策略。此外,成立了“臺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臺灣休閒農業學會”等由休閒農業者組成的人民團體,進行資源整合、資訊傳遞、産業輔導、行銷推廣、環境保護等工作。包括臺灣二十五縣市三百一十九鄉鎮所有美景、美味、美人、美事的《農業易遊網》,讓民眾上網掌握正確資訊,輕鬆放心遊遍臺灣。

  施子清認為,大陸在發展休閒創意農業,制定規劃、策略、相關法規,以及如何輔助創意農業的前期定位和拓展時,以上這些都提供了有益參考。

  施子清説,當前,海峽兩岸的關係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兩岸在經濟貿易等方面合作交流越來越密切。兩岸農業合作交流也是重要內容,攜手發展休閒創意農業,應該成為其中一環。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