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大陸

王建民:臺灣農業可以在大陸找到第二個春天

時間:2006-10-11 16:01   來源:台灣網  
  國共兩岸農業合作論壇將於10月17日在海南博鰲舉行,這次論壇是近20多年來兩岸經貿交流在農業領域裏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一次盛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岸農業的合作發展,就像過去臺灣傳統産業在大陸找到出路一樣,臺灣農業發展也可以在大路找到第二個春天。

    王建民教授説,臺灣農業和大陸農業有著各自的特點。一方面,臺灣是個典型的小農農業,以熱帶農作物為主,品種單一;大陸則以規模大、品種多元化見長。這種自然現象則成為了兩岸農業合作最重要的基礎,是兩岸農業優勢互補的最重要條件,也是兩岸農業發展的一個基本條件。

    另一個方面,臺灣工業化程度比較高,農業在臺灣的經濟地位較低一些,面臨的國際農産品競爭壓力更為嚴重。大陸採取的積極開放措施不僅僅是推動了兩岸的農業合作,同時對臺灣農業轉型、臺灣農業的發展,包括臺灣農民利益保障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大陸經濟轉型過程中,建設新農村使大批的資源開始向農業方面轉移,這同時對臺灣農業帶來了新的機會,應該引起臺灣農業的高度關注,相信兩岸農業合作的潛力是非常大的。

    在談及兩岸農業合作現狀時,王建民教授首先向記者指出了兩點:1、合作交流互惠互利,推動兩岸農業的共同發展;2、大陸更多的是關注臺灣農民利益,單方面的積極主動地採取措施,作出利益讓步。他説,在大陸方面積極的努力下,近兩年來,兩岸農業合作方面相繼在大陸許多省市舉行兩岸農業研討會、兩岸農業展銷會、兩岸農業論壇等,可以説是一潮高過一潮。

    王建民教授介紹説, 兩岸農業交流是兩岸經貿交流中起步比較早的一個領域。大陸非常重視兩岸農業合作交流,依據臺灣農業的優勢和發展的形勢,大陸先後建立了多個農業合作試驗區。尤其是臺商投資比較多的海南等沿海地區,由於環境、氣候等因素更是成為兩岸農業合作的重要區域。現在,大陸把福建省作為整個海峽合作試驗區來推動,可見兩岸農業合作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臺灣農業創業園、臺灣農産品水果集散中心的建立都取得了比較大的成效。

    王建民教授説,自連戰來訪、國民黨走出關鍵的一步以來,兩岸農業交流是作為一個重點來看待的。在談到大陸的惠臺農業政策上,王建民教授列舉道,大陸這邊採取了多項積極的、單方面的、照顧惠及臺灣農民利益的措施與舉措,最典型的就是臺灣農産品的優惠措施、水果的零關稅政策等。現在涉及到的優惠項目從水果到蔬菜,還在不斷的擴大,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兩岸農業的交流正在迎來一個新的高潮!

    最後,王建民教授表示,希望這次兩岸農業論壇可以作為未來兩岸農業合作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通過這種交流把兩岸農業的發展現狀、優勢、劣勢能夠進行細細的溝通。他強調,這次農業合作論壇最大的作用是要達到交流宣傳的效果,為下一步的兩岸農業合作帶來更多的渠道、提供更多的機會,能夠沿著更多的途徑,以更好的方式進行下去。他真誠地希望這次農業合作論壇能夠把兩岸各個農業領域方面的專家聚集起來,在一起認真地進行交流、溝通,為兩岸農業合作提供更多的條件,在兩岸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據悉,此次兩岸農業合作論壇包括論壇、兩岸農業合作成果展覽暨項目推介會、參觀考察大陸設立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這三項主要內容。具體的安排是,10月17日至18日,在海南省博鰲舉辦兩岸農業合作論壇,10月19日到20日,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兩岸農業合作成果展覽暨項目推介會,10月21日開始,與會的臺灣團體分別赴山東、廣東、廣西等地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進行參觀考察。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