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大陸

殷存毅:推動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 大陸積極務實

時間:2006-06-01 11:06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6月1日消息,5月31日上午,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主要就祖國大陸落實15項惠及臺灣同胞措施中農業方面的措施的有關情況,進行了新聞發佈。針對此次新聞發佈會,本網記者採訪了著名臺灣問題專家、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教授殷存毅。

  發佈會體現了大陸的務實、實幹精神

  殷存毅表示,國共兩黨經貿論壇之後,祖國大陸出臺了進一步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惠及臺灣同胞的15項新措施,其中涉及兩岸農業合作和擴大臺灣農産品在大陸銷售的措施就有7條,傳達了大陸推進兩岸經濟交流,讓臺灣民眾從中獲取最大利益的善意。就這次新聞發佈會的內容來講,它表明瞭大陸正在積極、認真、有序地落實這些政策措施,也體現出了大陸相關部門的務實、實幹精神。

  殷存毅具體點評説,國臺辦經濟局何世忠局長和交通部公路司李華副司長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了兩條資訊:6月份舉辦第一屆“海峽兩岸(泉州)農産品展洽會”,開放臺灣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這兩個舉措,都是對大陸惠臺措施的進一步落實。就兩者的作用和影響來看,農産品展洽會將為兩岸農産品交流提供一個新平臺,通過這個展洽會,可以吸引更多的臺灣農業從業人員到大陸來做生意或是看一看,這勢必會對推進兩岸農業的交流與合作産生積極推動作用;“綠色通道”的開通,則進一步解決了臺灣農産品進入大陸後面臨的運輸問題,使得臺灣農産品在大陸的行銷更加方便、順暢。

  目前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中存在的兩點問題

  殷存毅指出,大陸惠臺措施能否被臺灣農民了解是一個問題。雖然祖國大陸針對兩岸農業合作和擴大臺灣農産品在大陸銷售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措施,但這些措施被臺灣農民真正了解了沒有?臺灣農民的主要資訊來源渠道是廣播和電視,可臺當局對廣播電視中有關兩岸關係的新聞控制封鎖的非常嚴格,所以,這些優惠措施是否已經被臺灣農民所熟知,還是一個問題,而這也必將會影響到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進行。

  殷存毅認為,中間環節過多也是一個問題。目前兩岸還不能直接往來,在臺灣農産品行銷大陸的鏈條中,不少的臺灣商人甚至政客都插手其中。由於農産品的利潤相對比較低,如果中間環節比較多的話,大陸釋給臺灣農民的利多,究竟有多少能真正落實到臺灣農民頭上,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可以説,如果中間環節過多,臺灣農民就無法獲得最大利益,也無法更深刻地體會到祖國大陸的善意。在這次發佈會上,供銷總社辦公廳楊佔科副主任透露,目前組織赴臺採購團的工作已經全面展開。如果採購團將來能夠跨越障礙,赴臺灣和臺灣農民直接接觸,則有助於這一問題的解決。

  必須要重視與臺灣農民的交流與合作

  殷存毅強調,農業的交流與合作與工商業不一樣,對農業的交流與合作要從廣義的方面來理解,它不僅是農産品的問題,還包括與人(尤其是農民)的交流與合作,而人又是與農業技術緊密連接在一起的。所以,對農業的交流與合作來講,人的交流與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殷存毅指出,臺灣農民掌握有農業生産技術,而臺灣的農業生産技術在世界上也是比較先進的。在今後的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中,我們必須要重視與臺灣農民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兩岸在農業生産技術、農業生産管理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與臺灣農民打好了交道,不僅有助於擴大兩岸農業的交流與合作,也可以由此來促進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穩定。(劉鋒)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