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視野 共用ECFA低關稅盛宴

時間:2011-07-18 16:38   來源:人民網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今年1月生效以來,初試鋒芒,為閩臺貿易發展帶來新機遇。半年來,福建省ECFA原産地證書籤發量和ECFA項下進出口均快速增長。然而,不少企業雖然也想用好低關稅政策,但對於如何有效利用,卻仍然不了解,甚至存在誤解。針對此,有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企業用好ECFA政策。

  ECFA很給力 稅收很優惠

  今年1月1日,全國質檢系統和貿促系統首份ECFA原産地證書均在福建省誕生,標誌著兩岸正式進入ECFA時代。福建憑藉獨特的對臺區位優勢,佔儘先機。

  上半年,福建檢驗檢疫局、廈門檢驗檢疫局和福建省貿促系統共簽發ECFA原産地證書466份,貨值1166.7萬美元。簽證産品主要涉及輕工産品、化工原料、機電産品等;簽證地區主要為廈門、福州、漳州、龍岩等市。

  按照ECFA,今年1月1日起兩岸全面實施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早期收穫計劃,大陸方面對臺降稅産品539項,臺灣方面也對大陸的267項産品降稅,並在三年內逐步降為零。據統計,上述原産地證可為企業帶來40多萬美元的關稅優惠。

  關稅下降,企業受惠。低關稅,為閩臺貿易注入了新的活力。據省外經貿廳統計,上半年福建省列入ECFA早期收穫清單中大陸對臺降低進口關稅的商品共計進口6.34億美元,佔全省同類商品進口額的24.1%,同比增長20.1%,高於同期福建省自臺灣進口增幅16.3個百分點;列入早期收穫清單中臺灣對大陸降低進口關稅的商品我省共計出口7963.9萬美元,同比增長57.6%,高於同期我省對臺出口增幅16.8個百分點。

  簽證率不高 認識有誤區

  相比于閩臺貿易的迅猛發展,ECFA原産地證書所佔的比例還不高,這主要是因為企業對如何用好ECFA還存在認識不足。

  廈門檢驗檢疫局有關人士表示,我省企業雖然普遍知道ECFA能帶來低關稅優惠,但不少企業仍不會利用這一區域性關稅的優惠政策,有的並不知曉獲得原産地證書是獲取低關稅的前提。有些出口企業利用優惠政策的意識不強,主動性不夠,往往是應進口商的要求申領證書,沒有將其作為一項有利於促進出口的優惠制度加以利用。

  對此,福建檢驗檢疫局有關人士説,一些企業認為優惠待遇的最終受益者是臺灣進口商,未直接體現在大陸企業經濟效益上,關稅優惠待遇的利用動力不足,並且部分臺灣客戶通過清關公司提貨,最終用戶不能直接享受關稅優惠,故不要求出口商申辦ECFA原産地證;一些企業對ECFA優惠原産地政策、降稅情況和降稅清單、簽證操作程式、産品特定原産地規則和申辦程式不了解,存在畏難心理。

  檢驗檢疫部門建議企業,不要僅僅盯著一時或者一單的利益,而要從長遠來看待ECFA簽證。ECFA優惠關稅政策的應用,能有效降低産品交易成本,使出口産品能以更低的價格進入臺灣市場,增強企業出口産品在臺灣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和佔有率。

  專家認為,推動兩岸貿易投資便利化已成大勢,隨著ECFA的逐步實施和關稅優惠的進一步擴大,不重視、不會用ECFA優惠政策的企業必將被市場所淘汰。申領ECFA原産地證是享受稅收優惠的前提條件,企業遲早要過這一關。

  簽證很簡單 服務舉措多

  也有企業擔心,申領ECFA原産地證程式複雜,增加成本。有的甚至擔心,申領原産地證貨物通關受到影響。

  事實上,福建省口岸部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服務舉措,幫助企業儘快了解ECFA、用好ECFA。

  福建檢驗檢疫局和廈門檢驗檢疫局均設立了ECFA原産地證書籤證專窗,開通諮詢熱線,指定專人負責,對ECFA原産地證書做到隨到隨簽。同時,降低了企業辦理ECFA原産地證簽證業務的準入門檻,精簡核準環節,對已註冊了任何一種優惠原産地證業務的出口企業,無須再申請,一併予以ECFA原産地證的辦理資格;對新增申請企業,ECFA簽證註冊時間縮短為1個工作日。

  福州海關在各業務現場開通“ECFA專門通道”,優先接受ECFA貨物申報。對於鮮活、易腐的農漁産品,提供“提前報關”和“預約報關”服務;對來不及辦理稅款繳納等相關手續的ECFA貨物, 可通過銀行等第三方擔保方式先予放行;優先受理ECFA商品進口商提出的實行“網上支付”的申請,節約繳款時間。

  為了讓企業儘快了解ECFA相關規定,福建檢驗檢疫局研發的“ECFA原産地政策智慧查詢及應用服務系統”(網址:http:// www.fjciq.gov.cn/ecfa/index.html)已上線試行,該系統主要為兩岸社會公眾提供ECFA優惠稅率查詢、ECFA原産地政策查詢、網上諮詢服務等功能。出口企業可由此輕鬆獲取最新、最詳盡的資訊。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