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行--兩岸萬名青年大交流聯歡活動側記

時間:2011-07-13 14:33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13日北京消息 7月12日,來自海峽兩岸的6千多名學子濟濟一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參加了“兩岸同心,我們同行”的主題聯歡活動。

  血濃于水 交流解鄉愁   

  臺灣成功大學企業與管理學院的小劉同學告訴記者,她的阿公(指爺爺 下同)老家在河北,已經離開家鄉幾十載,當知道自己的孫女要來大陸,他激動的整宿睡不著覺。他告訴鄰居,自己的孫女要回家了,引來不少羨慕的目光。阿公還説,等孫女回來後,自己也要張羅著回趟家。小劉同學説,雖然她的阿公對家鄉的記憶還是在幾十年前,大家告訴他早已物是人非了,但這絲毫不影響阿公盼望回家的心切。

  在與大陸同學的交流中,有臺灣同學問,“你們有誰見過黃河,黃河是不是很美啊?”這讓人民大學的小張同學忍不住笑道,他説自己的家鄉就在西北的一座城市,在那裏,黃河穿城而過,無比壯美,自己每天都可以見到黃河。頓時,周圍的臺灣同學都投來羨慕的眼神。

  心連心的交流讓兩岸的學子難分你我,有的大陸同學還驚奇的發現,有臺灣同學和自己竟是同鄉,在若干年前,他們的爺爺可能還是一同玩耍的小夥伴。

  活動中,兩岸學子有了一次近距離、面對面的交流機會,現場歡笑聲不斷。不少臺灣同學表示,他們都是第一次來大陸、第一次走進人民大會堂。會後,臺灣同學留戀萬分,還盛情邀請大陸同學赴臺參觀,感受臺灣美景,品嘗臺灣小吃。

  暢遊北京 互動促親近

  聯歡活動前,臺灣同學隨團遊覽了氣勢壯美的長城、金瓦紅墻的故宮、風景如畫的避暑山莊。這些以往只能在課本中看到的風景,現在瑰麗的展現在臺灣同學面前,看似熟悉,但又些許有些陌生,真的身臨其境,才感到彼此原來是如此的親近。臺灣輔仁大學新聞系的同學們描述遊園時的情景。

  “今天,我們遊覽了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相比一個是在記錄歷史,另一個是還原歷史,紫禁城真的是好美!”一位同學説。

  去過承德避暑山莊的同學説:“在湖中泛舟的情景好比日月潭。讓我忽然分不清到底在哪。”

  進入人民大會堂,臺灣的同學們被如此宏偉的情景所折服,每到一處,必專心聆聽講解員的解説。

  當大家看到由傅抱石、關山月合作創作的國畫《江山如此多嬌》時,驚嘆聲不斷,有大陸同學還補充道,此畫中的山峰象徵著祖國的“五嶽”,眾人紛紛上前合影留念,記錄下這難忘的瞬間。

  “在電視上聽到的,網路看到的,都不如自己親眼來看一看。”臺灣大學帥氣男生小姜説,“看到如此宏偉的人民大會堂,能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強大。”他還告訴記者,很多同學都積極報名參加此次活動,都想來大陸親身體驗這奇妙之旅,雖然我們説話的口音不同,但是彼此的心是連在一起的。

  為了明天一起努力

  掌聲一次次響起,青春四溢的氣息瀰漫在人民大會堂,一張張美麗的笑臉綻放在人民大會堂。下午4點30分,兩岸萬名青年大型交流主題聯歡活動在萬人大禮堂盛大舉行,將此次兩岸青年交流活動推向高潮。隨著兩岸青年齊聲高唱起《龍的傳人》,聯歡演出拉開了帷幕。

  整臺演出分為“我們同根”“我們同心”“我們同行”三個篇章,包括了歌曲、舞蹈、武術、魔術等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兩岸青年大呼過癮。

  青年人總是不吝嗇掌聲,不隱藏歡樂。就連上臺表演的劉謙都打趣説:“我熱身一下,你們的掌聲也這麼熱烈。”李宇春的出場引起了場上尖叫聲一片,原來在臺灣也有很多的“玉米”。“這個夏天太棒了!”身旁的同學激動地説,“我喜歡北京,這次的經歷將成為我美好的記憶。”

  聯歡會上,主持人別出心裁,為7月12日出生的8名大陸和臺灣同學過生日。姚明、王楠、林丹、成龍也競相出場,和大家一同慶生,並送上祝福。最後,同學們共同啟動了象徵兩岸青年友好往來的“微笑柱”,引來臺下久久不能停息的掌聲。

  會後活動協辦方,臺灣擎天協會理事長陳興國老先生激動地説:“我想借用成龍在聯歡會中一曲《少年強》為題,告訴兩岸青年,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興,則國家興。只有兩岸的青年不斷交流,不斷相互了解,才能實現兩岸共贏;中華民族的復興夢,要靠青年人幫我們實現,我相信兩岸的青年能做的更好。朝氣蓬勃的兩岸青年,必將為兩岸的和平發展帶來更大的豐收,更多的喜悅!希望我們兩岸的青年同心同行 開創兩岸美好未來。” (台灣網 張真瑜)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