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演講:快錢網CEO特別助理徐海光

時間:2011-11-15 16:07   來源:台灣網

快錢網CEO特別助理徐海光(台灣網 于斯文 攝)

  上午已經聽了很多業內的專家和公司負責人在業內對電子商務方面的經驗和體會,包括海峽兩岸的不同環境下、不同的市場下的一些交流,已經講的非常多了,我是最後一個演講,我簡單做一些補充。分會壇的主題是兩岸電子商務的合作,兩岸電子商務的合作可能更想討論的是商機的問題,我簡單從幾個角度與大家交流分享一下我們在大陸地區所看到的一些經驗或者是機會。其實前面那位冰河的李總説的一些狀況,我們也是深有體會,我們和臺灣,包括很多合作夥伴,我們交流的時候,他們給了我們非常多的意見,李總今天的發言裏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因為今天是兩岸的電子商務,所以我們把聚光燈聚焦在這個領域裏,我們認為現在兩岸電子商務合作的機會重點有兩個領域,一個是消費,但消費項下分了服務和實物的消費。另外一個就是貿易。

    剛才李總提到蘋果喬布斯先生,其實喬布斯先生留給世界真正的偉大遺産是他把現實的物理環境、虛擬的環境甚至抽象的環境在一個時間段內融合了,這是很厲害的地方。我們以前去購物,有兩個點,一個是時間,另一個是地點。時間也是一個點,地點也是一個時間。網際網路出來之後,地點變成了一根線,因為在網際網路上可以查到所有網際網路上的相關資訊、企業或商店,但時間還是一個點。喬布斯先生很厲害,他發展了移動的智慧手機和iPad這個工具之後,因為這個東西是隨時跟著人的,這也變成了一個時間的線,我們面臨的消費環境,我所説的是個人的消費環境,整個環境改了。這兩根線任意交叉的點都可以産生交易,從交易的角度也可以産生支付,這跟以往是不同的,而且是線上和線下互動的,我們中國有一句俗語“過了這個村,沒了這個店”,現在不是,以後是“過了這個村,還有這個店”。這就是喬布斯先生給我們留下遺産的精髓之處,把我們所處的環境給改變掉了。

    快錢公司以前也是從網際網路下來的一個公司,我們原來的幾位老總,參與過百度和網易公司的創意,當時他們投了這些網際網路的企業之後,覺得缺少一個網關支付的工具,所以2004年就創立了快錢。但是快錢發展到現在,已經完全不是一個純粹的網關支付公司,我們做了幾年之後發覺,除了電子商務的公司,大量的傳統企業也在引入電子商務或者向電子商務轉型,就像我們現在買一個杯子,以前可能在實體店買,現在可以在網站上買,可以送貨到府再收款,所以企業需要立體型的服務,所以兩年之後,2006、2007年我們已經轉變為一個綜合性的電子支付了。然後又從行業的垂直角度去看,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在大陸這邊送貨到府收款的服務也是有這樣的服務,中國目前最大的四家快遞公司,三家都是使用快錢的送貨到府的移動支付服務,我們不光是解決它的信用卡的支付,還解決現金支付管理,以及後面的資金歸集甚至發放,在大陸的很多行業,像航空業、保險、物流都是配置我們的,按照行業特性來研製的支付服務。舉剛才物流的例子很簡單,我們的POS機是走GPS信號無線的,所有的款項都可以做到T+1的服務,第二天就可以歸集到公司的總部上去,包括現金,我們也想辦法解決它,我們給每一個快遞員都準備一個現金資訊歸集卡,當他收到現金的時候,他拿他自己的卡在這個POS機上刷一下,這個資訊就採集了,到了晚上有100筆,這100筆的總數在系統裏面已經有了,把錢存進去了,這就完成了歸集。所以電子商務與現在互相依賴的物流業,也是很順手的工具。

    大陸和臺灣地區市場的對等問題,當然不是很對等,因為大陸人口比較多,在購物裏面肯定是大陸游客到臺灣消費的市場遠遠大過於臺灣人民在大陸的消費,我早上舉過一個例子,13多億人,去掉10個億,3億多人,每天1萬人去臺灣,去100年才能去光,一天1萬人,一天就是365萬。所以説我們認為兩岸電子商務合作在消費市場應該是怎麼樣,臺灣的電子商務應該專注于服務大陸游客在臺灣旅遊時候的移動電子商務,同時把這個電子商務跟回到大陸之後的對大陸二次採購的商機掛鉤起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恰如點。早上我説過,商品對它的認知度有的時候線下的體驗是最直接的,因為大陸游客去大陸旅遊的時候親身感受産品的創意,買回到臺灣之後想送給朋友,或者想買更新的款式,但是在大陸建立起來的消費體驗,這是任何光電子商務的模式做不出來的,這一點很重要。所以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當然臺灣跟大陸同根同種,像今年我們去臺灣,覺得什麼商品最好,文創類有一類是最好,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大陸地區去臺灣旅遊的遊客,買關於辛亥革命百年的紀念品,買瘋了,買郵票,或者是臺灣中央銀行發行的百年紀念鈔等等,這應該算是文創産品。因為是同根同種,臺灣有先發的優勢,這也是臺灣電子商務裏面的一個商機。

    另外一點,我認為是貿易方面的,大陸和臺灣目前正在向自由貿易區方向發展,再過幾年就會向零關稅這個方向發展。零關稅其實就是為了兩岸貨物貿易往來的便利性,現在大家知道有很多通關無紙化的探索,據我了解,臺灣和韓國之間好象已經實現了通關無紙化,至少已經做到産地證書的無紙化,因為零關稅之後最害怕的就是其他地區的東西通過臺灣進入大陸,所以在這個項下,兩岸的電子商務也是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間,我們跟臺灣的很多業內人士,比如説臺灣有一家公司叫臺灣關貿網路,我們跟他們討論有沒有機會在大陸地區找試點的地方,兩個企業進行互補的服務,因為臺灣關貿是一家很出名的公司,包括稅收、海關、物流、採購都是上面整合的,裏面掌握的資訊都是非常真實,也有積累,非常可靠的,也是臺灣半官方的一個企業。這些數據對於我們這個支付行業來説是非有用的,其實對海關來説也是非常有用的,因為數據來源也是非常可靠,有機會在臺灣和大陸地區進行自由貿易的框架下,用他們的數據作為一個憑據進行無紙化的通關服務,如果這個條件産生之後,可能會産生B2B兩岸之間的往來,甚至會延伸出B2B2C形態的交易方式。

    我們認為電子商務,現在看電子商務稱之為還是電子商務,將來電子商務還會往更深的方向發展,就是電子商業,E-business,我們現在看很多企業,它的ERP系統都很健全,很多都不錯,但是他還是主要服務於企業內部的。但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現在還是紙張化的,很多沒有達到無紙化。不管是戴爾還是蘋果,他們厲害的就是電子商業,所有的供貨商、銷售商全部都是電子化的,所以我們在研究兩岸商務的合作,可能更著眼于未來,往電子商務方面去發展,這裡面的商機到底存在於什麼地方,這是我們很願意跟諸位做交流的地方。

    今天我就這兩個議題簡單跟諸位小小的分享,因為是最後一位,不想耽誤大家更多的時間,如果以後想更深入交流的話,可以找其他的機會進行交流,也歡迎大家到快錢公司交流,我本人也去過臺灣好幾次,對臺灣也比較了解的,有一段時間家裏裝了衛星電視,也看臺灣的電視,我最喜歡看臺灣的娛樂節目《全民最大黨》,那是一個很有趣的電視節目。感謝各位的分享,謝謝大家!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