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演講:京東商城副總裁張守川

時間:2011-11-04 15:32   來源:台灣網

京東商城副總裁張守川(台灣網 于斯文 攝)

  經過幾年的發展,京東應該在電子商務企業當中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其中有一些數據,大家感興趣可以看一看。去年我們是100億,今年大概是300億的規模,這是一個經營狀況。在B2C的市場中,我們自主經營的商務品牌市場份額是37.8%,這是最新的統計數據,還是比較高的。如果形象地做一個説明,市場份額是幾個平臺相加的組合,我們從經營額上還是有領先的位置。我們從2004年開始涉足電子商務,當年的營業額是1000萬,2006年是8000萬,2007年3.6億,2008年12.3億,今年大概是300億左右,品種也有所增加,是從3C類産品起家,從2008年增加日用百貨産品,去年增加了母嬰、食品、圖書,今年增加了一些虛擬産品。目前産品品種,到2011年11月一共有120萬個品種。跟陳教授剛才所講的其他平臺比較,京東有不一樣的地方,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約。比如説從售後服務平臺的建設來講,我講了其中一個例子,在後面有倉儲和物流的差異性。比如説講到售後100分,我們有一個要求,京東商城要求在100分鐘之內解決客戶的投訴,這是通過京東平臺本身來解決,不是通過第三方解決。我們在宿遷有一個售後平臺的建設計劃,5萬坐席的後勤保障。從規模上遙遙領先。訂單量的增長快於金額的增長,從2005年500個訂單,到2010年日平均12萬單,到今年6月份的20萬單,到11月底大概日均40萬單的量,每個訂單大概在400人民幣左右。

    核心競爭力是低成本和高效益,我們的成本是在10%以內,如果大家參考一些數據,比如説百貨類的百貨商場,大概是25-30%左右。零售大賣場是15-20%之間,類似京東商城的平臺是10%以內。我們90%的商品是買斷,整個週轉率是在15天左右。全品類,從家電開始,後來涉足數位通訊、電腦、家居百貨、服裝、母嬰、虛擬産品、彩票等等,我們在商城都上能夠提供服務。

    很有附加值的一個部分是物流,我們在全國範圍內建了六個一級物流中心,是現狀的服務範圍,從北京覆蓋到整個東北區域,正在籌建瀋陽,將來專注于東北。階段性我們會以華北服務為主,其他的同樣也是這樣的原理。用我們的配送體系能夠覆蓋體系,由京東商城自己提供服務,包括一些自動化的設備。

    我們全場免運費,不管是多大的訂單,這在目前來説是比較少的。如果過億級的企業基本上是沒有提供的。晚上11點前下訂單,第二天下午2點之前,對內部要求第二天早上11點之前可以收到貨,現在應該有十幾個城市。今年的銷售量大概在220、230億左右,用京東商城配送,能夠覆蓋的區域(圖),GIS可視化的跟蹤系統,現在大概有1萬個配送員的規模,這1萬個配送員在全國各地的任何地點我們可以追蹤到,而且和第三方的合作,我們也要求第三方的配送系統能夠和我們對接,我們能夠掌握第三方所有的配送車輛的所在地點。收入相對高的年輕群體,客戶分析,京東商城在電子商務領域比較優質,主要是每單的銷售金額,原來是在800元以上,現在因為圖書的增加、日百商品的增加和虛擬産品的增加,每人平均訂單在減少,但還是在400人民幣以上,還是比較高的金額。

    剛才講到90%的産品,今年我們大概是280億左右是自己買斷的産品,自主經營。還是有比較大的差異,我們相對來講會對發展速度有一個制約。我們已經做了一個比較大的項目,或者是我們提供了一個附加的服務是開放平臺,這個模式是今天想簡單交流的,為大家作一個介紹,我們想通過提供開放平臺,包括臺灣企業在內的商家能夠比較容易地進入大陸市場。如果説簡單形容的話,就是以一些不同的合作模式,如果簡單講就是提供倉儲服務、配送服務、貨到付款的服務,通過不同服務的提供,可以由這些商家做一些功能表式的選擇,如果在京東是FBP的模式,既使用我們的倉儲,又使用我們的配送,也能夠讓客戶貨到付款。這部分的業務大幅度增加,每個月環比的速度是超過50%。這是一種模式的發展速度,這個速度非常快。

    另外我們也開放了很多新的業務模式,剛才齊先生也提到了可能的切入點,這是和我們的一個判斷或現在提供的服務是相吻合的。另外京東也會發展為千尋網一類的垂直網站,這是類似服裝鞋帽為主的平臺,預計業務量是在50億,這個平臺的增長速度或者服裝鞋帽類的增長速度月平均是超過70%,這是我們幾千萬短短幾個月之內就發展到近兩個億的發展速度,所以速度是非常驚人的。剛才齊先生也展示了非常漂亮的模特,如果商家能夠提供類似的産品的話,我想京東是可以考慮的一個平臺之一。 

    前景的合作,這也是我們的一個簡單看法。我覺得我們還是不能和臺灣或者是和陳教授相提並論,我們只能説從商家的視角提供我們的理解,目前來講,一些商家,包括京東在內的平臺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通過現有的政策環境,我們預計兩岸的交流還是可以有比較大的想像空間,這是對臺灣電子商務市場的一個分析,增長速度是在30%左右,這也略低於大陸100%的電子商務的增長速度。

    目前我們了解到電子商務商家到大陸的衝動或者是動力還是比較強勁,有超過80%的商家選擇大陸市場,如果他們開拓海外市場的話,大陸市場是他們的第一選擇。當然也有很多挑戰,前面也有專家做了分析。

    現在從京東的平臺來講,能夠提供的機會,我們目前有超過3千萬的用戶,現在就近100萬平米的倉儲,我們日均的PV是5千萬,我們有24小時的客服服務,有170個配送站點,今年年底準備超過200個的全國性配送站點,有230億的商品是通過京東的自營體系配送出去的。

    如果要提出一個建議的話,我們和臺灣的一家藍新科技,他們主要針對臺灣企業,能夠提供一個仲介平臺,臺灣的産品願意走向大陸,而且自己又不太想去做一些比較繁瑣的工作,比如説報關等諸如此類的工作,它可以和京東來對接,可以省去對臺灣中小企業來説不太熟悉的環節。

    目前合作的品牌,臺灣的品牌在京東上已經有很多了,我們只舉兩個例子,讓大家有初步的了解和音像,京東商城對臺灣商品的銷售乃至走向世界的舞臺提供了平臺,臺灣商品如果想通過京東商城進入大陸,佔領國際市場,這是大家可以選擇的一個切入點,希望大家多關注京東。謝謝大家!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