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錢網CEO特別助理:徐海光

時間:2011-11-15 12:43   來源:台灣網

快錢網CEO特別助理 徐海光(台灣網 于斯文 攝)

  台灣網11月15日北京消息 今天上午,2011年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以“海峽兩岸電子商務合作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互動論壇也在此間展開,互動論壇由臺灣中華聯合集團今日傳媒的總經理兼總編輯張祥佑主持。

  臺灣Yam 番薯藤技術長齊聖揚,臺北市電子商務協會代表、北歐櫥窗生活精品的總經理黃世嘉,今日新聞網的執行副總陳中和,億貝大中華區及東南亞地區公共事務部總監唐磊,快錢網CEO特別助理徐海光等嘉賓出席了此次論壇。

  張祥佑:有兩個跟消費者有關的問題,我想請教快錢網的徐總,不知道徐總有沒有在大陸網路購物的經驗,以及你有沒有想要買臺灣的某些東西,在臺灣的電子商務或者網路的網購上看到。

  徐海光:快錢公司是一個相對獨立,也是一個開放性的支付平臺,它是為各種各樣的電商做支付服務的,所以我們對消費者的分析來源比較多一點,也比較綜合一點,如果把消費者購物習慣放在跨境購的領域裏,我們看到很多種心態和類型,剛才前面兩位講的,比如説團購,希望一些物價的便宜。還有一些是實用型的,比如去年大陸發生奶粉的事情,大陸的人民會到境外買有品質保證的産品。還有潮流性的,就好象蘋果的手機在境外的發行比大陸早,但是很多人也會去境外的網站上買這些東西。

  可能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類型。這裡面又可以把它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沒有消費體驗的層面:一個是有消費體驗的層面,大陸很多女孩子原來在臺灣旅遊沒有開放之前主要到香港旅遊,她們喜歡到那裏買化粧品,當她買來之後,她有了消費體驗,同時對品牌也有了信任度的建立。返回大陸之後當她們還需要再買的時候,不可能每次都跑到香港去,她對在電子商務上買這些東西就有很強烈的需求,裏面等等各種各樣的心態、心理,我們都覺得蠻多樣化的。

  實際上還有一個情況,因為現在的題目是講個人的,我們也做一些市場背景的分析,目前臺灣每天開放大陸也就是幾千人,就算是1萬人,每天1萬人,一年也就是365萬人,大陸有13億多人民,把10億去掉,可能有3億多有機會去臺灣,要持續100年才能去完。前面有很多專家和領導講的,在移動網際網路上,你怎麼建立臺灣各個地區品牌的信任度,你服務的好,一個人回來可能會帶動周圍的10個人、100個人對這個品牌的信任度建立,或者對服務的信任度建立;如果服務的不好,就會變成不良的效應。這些東西我們在服務的各個電子商務裏,各種形態的消費裏或者服務裏,我們挖掘出了非常多的不同狀況。因為時間關係,我就簡單介紹一下。

  張祥佑:謝謝徐總。我想繼續請教徐總,您個人在大陸肯定有網購的經驗,你有沒有逛過臺灣的網站,想買的東西?

  徐海光:臺灣的東西就我個人的消費體驗,因為我去臺灣也去過很多次,我很喜歡買臺灣的很多“帶手禮”回來送給很多朋友,也經常介紹給我的朋友,告訴他們臺灣有些什麼樣的特色商品。比如説一些大理石、珊瑚等等,我去臺灣的時候,很多珊瑚非常高端的商家也是請我們去參觀他們的商品。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