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電子商務協會代表:黃世嘉

時間:2011-11-15 12:38   來源:台灣網

臺北市電子商務協會代表、北歐櫥窗生活精品總經理黃世嘉(台灣網 于斯文 攝)

  台灣網11月15日北京消息 15日上午,2011年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以“海峽兩岸電子商務合作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互動論壇在此間展開,互動論壇由臺灣中華聯合集團今日傳媒的總經理兼總編輯張祥佑主持。臺灣Yam番薯藤技術長齊聖揚,臺北市電子商務協會代表、北歐櫥窗生活精品總經理黃世嘉,今日新聞網執行副總陳中和,億貝大中華區及東南亞地區公共事務部總監唐磊,快錢網CEO特別助理徐海光等行業代表圍繞論壇主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主持人張祥佑:在有幾位購物的分享之後,下面有請北歐櫥窗生活精品的總經理黃世嘉,因為您在北京住了一段時間,是不是在北京有在網路上買東西的經驗,經驗怎麼樣?跟您在臺灣作為一個消費者的採購經驗有沒有什麼差異?

  黃世嘉:我今天早上開了20公里的車來到這裡,假如今天這旁邊有一家好的店面,我肯定不會跑一趟,我肯定問他能不能送貨。我在檢查我年度的購物預算的時候,今年到目前為止,我發現我的錢全存在淘寶裏面,價差蠻嚇人的,我們家旁邊有個京客隆,我買臺燈,淘寶上價格少了三成到四成,一模一樣的東西。電子商務是一個不同的思維,但是臺灣小地方電子商務也這麼蓬勃,有別的因素,因素有很多,就不多聊。回應剛才幾位提到的,有些産品我會特別從臺灣買,有些東西會從當地買。我想另外提一下,關於臺灣商品在大陸這邊給人的印象跟形象,其實不是很明確的。臺灣人蠻愛做生意的,所以會看到很多人擺攤子出來,大家都非常樂於分享自己的故事。但是現在資訊真的太豐富了,以我們自己看,很多有機會走向下一步的産業其實是那些在家裏練功的,臺灣有很多,尤其像我這個年紀,70後、80後。

  張祥佑:黃總是70後還是80後?

  黃世嘉:我像80後嗎。一開始會想在小區域練功,比如做巧克力的,一開始並不想拓展市場,算是喘息的時間,讓這個品牌變得很有故事,不管是在深山裏面做木雕,還是在家裏做巧克力、蛋糕,這些産品有了故事和靈魂以後,這反而是個資産,這個資産在進到大陸的時候,也不可能靠一個電子商務網站,他也許就三個産品,但是你去上平臺又不會被重視,我自己的看法是,電子商務還是要變成一個方便性、精神性的東西,另外去強化B2B、B2C的模式,可以在各個城鎮有這個據點,但是這個品牌聖地,這個師傅怎麼做這個,同時保證它在運送過程中的安全性、經流,這些特色集合在一起的商務品類,或許有機會形成一個新的標章。現在臺灣的大環境是在醞釀這些,大家沒那麼注重經濟增長,而是關注生活,所謂比較內在的比較,這是下一代品牌關鍵的部分。我自己覺得回到臺灣購物會有這種想要去充電,補充一些滿足感、幸福感的産品,但是在這兒買東西,消費比臺灣大很多,但是比較多是日常生活上的花費。

  張祥佑:能不能請黃總回顧一下,因為物流方式的不同,還有最後一里配送的時候是用丟的,我知道您是配送玻璃杯的專家,在大陸配送玻璃杯的話會不會破?

  黃世嘉:張總這麼一説,我真的蠻慚愧的。關於物流環境的問題,有很多論壇在討論。不過,有一點我可以提出來給大家做個參考,我們所經營的這些北歐公司,因為島內市場小,所以在創業的時候,基本上是以德國為第一個服務地,再就是以歐洲,有些公司必須要有類似B2B、B2C的方式做全歐洲的生意。在包裝方面,你們可能認為放塑膠布、防震套才是玻璃杯的關鍵,其實不是,是紙的刀模怎麼切,紙盒的刀模能夠把玻璃杯固定得非常好,那才是不會破的關鍵。另外,像一個盒子,60釐米,今天我們要做一個水果禮盒,有幾種包裝,一個是60釐米的大包裝,或是30釐米的剛好能夠裝兩個,或是20釐米的能夠裝三個,一開始就要把物流規劃設計整個商品,這樣就能夠比較好的應應物流上的抗壓性,所以我覺得這點可以做個參考,一開始要把物流規劃到你的産品開發裏面去。(台灣網吳斌)

編輯:郭慶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