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兩岸網際網路業界菁英聚北京 深度研討助益合作雙贏

時間:2009-07-07 14:48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7日北京消息 2009年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今天在北京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網際網路行業精英,回顧了兩岸網際網路發展歷程,並就産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會嘉賓紛紛表示,兩岸網際網路行業各有特色,這次論壇也為業界交流與相互學習提供了一個優質平臺。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深入剖析了大陸網際網路近年發展特點,並對大陸網際網路未來發展趨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2004年,高新民所在的網際網路協會受臺北電腦公會邀請訪問臺灣,將近5年過去了,高新民表示,兩岸網路産業的發展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尤其是大陸方面在3G牌照頒發之後,形成了新的競爭格局,為移動網際網路的成型添了一把火,把行動通訊技術推向了獨特的技術能力和網際網路天然優勢相結合的新層次。

  “移動網際網路將不僅成為新的媒體的傳播平臺,資訊服務的平臺,電子商務的平臺以及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的平臺。比如説哪條馬路上出現了什麼故障或者是出現了公共事件,經常給你一些資訊預告,這是移動網際網路的體現。”高新民説。

  網路家庭(PCHOME ONLINE)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詹宏志細數了臺灣網際網路發展的三點特色:嚴謹而細膩的工程師文化,網路分享與自治的文化和多種電子商務模式均衡發展。

  詹宏志特別介紹了臺灣高等教育體系即時投入,在為産業發展培養人才上的基礎性作用。

  “臺灣的高等教育在很早就投入了網際網路的研究,創造學生接觸和試驗的環境。臺灣的應用教育在80年代後期就已經開啟,一些學校型的服務後來發展成有價值的産業項目。” 詹宏志認為,高等教育的投入較早,為臺灣網際網路産業發展初期提供了充分的人才儲備。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彭蘭在題為“媒介融合背景下資訊傳播的發展趨勢”的主題演講中指出,認識網路未來資訊傳播的發展趨向,必須把融合和分化兩個特徵加以辨證的認識和理解。

  彭蘭認為,網際網路的發展過程存在兩個看似矛盾卻實在並行著的趨勢特徵:融合與分化。媒介融合表現在媒體業務和傳統産品的擴展、交叉和互動、媒體機構的融合、傳播業與IT業的融合等方面。分化則包括媒體傳統形態的分化、網路本身的技術分化、媒體終端多元化等方面內容。

  對於在資訊傳播中位置日益重要的網路媒體,彭蘭的觀點是,網站正在成為一個大的傳媒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過分強調網路資訊的整合併不有利於網路資訊的傳播與發展。

  “只有在兩個方面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認識網際網路站和其他媒體的關係,以及網站在未來資訊傳播格局中的位置。同時,也才能更好地規劃具體的産品策略和市場策略。”彭蘭説。

  主題發言之後,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百度首席運營官葉朋、鳳凰網總裁劉爽、網路家庭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詹宏志和臺北市網際網路廣告暨媒體經營協會理事長、安吉斯媒體集團大陸及臺灣地區首席數字官張志弘等兩岸業界領軍人物,就兩岸網際網路交流與合作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2009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為期兩天,由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臺灣中時媒體集團共同主辦,台灣網和臺北網路廣告暨媒體經營協會合作承辦。主辦方希望通過本次論壇,探討兩岸網路媒體長期合作模式,為建立兩岸網路媒體長期合作機制與框架奠定基礎。(記者 張弛)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