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楚瑜:兩岸應共富貴共患難 最終形成共同體

時間:2009-11-08 11:21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11月8日寧波消息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8日在兩岸農漁水利合作交流會的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兩岸關係是兩岸這一代人必須勇敢面對而無法逃避的重要課題。兩岸在現實中唇齒相依,感情上休戚與共,應該共患難,共富貴,最終形成一個共同體。

 

  對於兩岸關係發展的方向,宋楚瑜提出:首先,兩岸應在和平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他表示,“合則兩利、兩利則合”,“和平只是結束敵對,合作才能共創未來”。面對金融風暴和全球競爭壓力,兩岸應該建立互利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相互提升兩岸産業競爭力,共同佈局全球市場。“兩岸應進一步交換雙方經驗與特長,建立相互依賴的救災、互助系統,研究出共度全球危機的方案,創造出共同的世界級産業,迎戰全球危機。”

 

  宋楚瑜同時指出,兩岸應取長補短,迎頭趕上,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宋楚瑜特別引用孫中山“急起直追永遠慢人一步,迎頭趕上才能創造優勢”的箴言。他指出:因應全球暖化的衝擊,兩岸應該結合技術、人才與資金,在綠能産業領域通力合作,用臺灣的“巧”加上大陸的“勁”,創造先機,創造獨有的綠能産業鏈,發揚中國人“天人合一”的理念,實現趨吉避兇、安居樂業,永續發展,創造兩岸人民緊密互動的新模式。

 

  他還進一步表示:兩岸還應該明確“人才”的重要性。“正是因為有了可愛的人們,中華錦繡河山更有生命力和活力。”

  宋楚瑜説:經驗證明,農漁生計的改善,不僅縮短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均富,穩定和諧,更提供了豐沛人力,提升了整個經濟體的國際競爭力。臺灣農漁民需要大陸同胞的關心,大陸農村的進一步發展有利於保持社會穩定。兩岸遭受天然災害時,需要雙方風雨同舟、攜手合作、共渡難關。

  他最後呼籲:希望通過踐行“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理念,為自己和兩岸人民圓一個夢。“相信通過兩岸攜手努力,文明的大國、和諧的社會,民富國強,人民當家做主的目標一定會實現。”(記者 李徽)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