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省情簡介

時間:2010-06-16 21:31   來源:江西省人民政府網

  江西省,簡稱贛。因西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為江西省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全省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339萬,轄11個設區市、99個縣(市、區)。境內除北部較為平坦外,東西南部三面環山,中部丘陵起伏,成為一個整體向鄱陽湖傾斜而往北開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條,贛江、撫河、信江、修河和饒河為江西五大河流。江西處北回歸線附近,全省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無霜期長,為亞熱帶濕潤氣候。

  江西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江西省地處中國東南偏中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古稱“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江西為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的腹地,與上海、廣州、廈門、南京、武漢、長沙、合肥等各重鎮、港口的直線距離,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內。境內高速公路達2206公里,出省主要通道全部高速化。京九線、浙贛線縱橫貫穿全境。航空和水運便捷。

  江西生態良好、資源豐富。全省有1處世界文化遺産(廬山)、2處世界地質公園(廬山、龍虎山);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5個省級風景名勝區;8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39個國家級森林公園,60個省級森林公園。有全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和風景如畫的柘林湖、濃淡相宜的仙女湖等。全省森林覆蓋率60.05%,居全國前列。江西礦産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産有171種,已探明儲量的有111種,保有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有12種,居前十位的有66種。

  江西名人輩出、文化璀璨。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江西人才輩出,陶淵明、歐陽修、曾鞏、王安石、朱熹、文天祥、宋應星、湯顯祖、詹天佑等文學家、政治家、科學家若群星燦爛,光耀史冊。江西紅色文化聞名中外。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南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瑞金是蘇維埃中央政府成立的地方,安源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江西籍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有25萬多人,佔全國的六分之一,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江西物産豐厚、品種多樣。景德鎮的瓷器源遠流長,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色聞名中外,中國的英文名“CHINA”就來源於國外對中國瓷器的認識。樟樹的四特酒,周恩來總理讚譽為“清、香、醇、純”,四特酒由此而得名。遂川狗牯腦茶葉,曾獲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南豐蜜桔,歷史上是皇室貢品。此外,還有廬山雲霧茶、中華獼猴桃、贛南臍橙、南安板鴨、泰和烏雞、江鈴汽車、鳳凰相機、金聖捲煙等,列入中國馳名商標的品種有9件。

  江西産業齊備、特色鮮明。江西農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是建國以來全國兩個從未間斷向國家貢獻糧食的省份之一。生態農業前景可喜,綠色農産品正成為重要增長點,全省綠色食品數量達916個,居全國前列;有機食品數量415個,居全國第一位。農業産業化水準不斷提升,省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273家,其中國家級14家。進入新世紀以來,江西大力實施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的發展戰略,汽車航空及精密製造、特色冶金和金屬製品、中成藥和生物制藥、電子資訊和現代家電産業、食品工業、精細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産業有了較好的基礎。近來,光電、高精銅材、優特鋼材、特種車船、精密機械、生物醫藥、特色化工、綠色食品、度假旅遊、新型服務等産業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展望美好未來,江西人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團結一致謀發展,一心一意幹事業,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為江西崛起、富民興贛而努力奮鬥!!

編輯:石宏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