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北京,這回過年不太“堵”

時間:2014-01-27 11:16   來源:人民日報

  又到年根兒,按計程車師傅賈延河的話説,這個點兒,各地送禮的該來了。

  打個“飛的”,包輛出租,進部跑委,朝來夕回。這樣的過客,老賈見怪不怪。

  “如果你從團結湖路口穿過長虹橋到工體西路,短短3公里,你可以打開《三國演義》,從桃園三結義看到關羽走麥城。”以往節前全城大堵車的“盛況”,讓不少市民牢騷滿腹。

  從西便門到西直門,北京的西二環一直是擁堵“重災區”。尤其各種節日前夕,小王所坐的44路公交車總會堵在路上。

  不過,他們説的是以往。今年,似乎有點不一樣。

  17日晚上5點,月壇北街。街道兩邊的停車位仍有空余,部委前面空空蕩蕩,開起車來一路暢通。

  6點,金悅、凈雅、順峰等酒店前面門可羅雀,公車無跡可尋。路面上,外地車鮮有可見。繞二環一週,雖然堵,但是比以往節前有明顯好轉。

  甚至有網友在論壇上不解地發帖,“我怎麼感覺北京交通好多了?”

  繞著機關企業密布的二環跑了22年的44路公交車李龍師傅深有感觸:“今年來看,二環車流量大,還是會堵車,但是似乎好了不少。”他舉了個例子,44路車轉一圈理論上為57分鐘,但是平均下來一般會晚點20分鐘,今年只晚點了10分鐘。

  怎麼回事?

  多條地鐵線的開通,市民出行結構的改善,北京交通的發展毋庸諱言。但迎來送往的少了,“跑部錢進”的沒了,公車私用的降了,也為交通帶來了積極影響。

  16日下午,記者在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看到這樣一組數據:到2013年底,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543萬輛,同比增長了4.4%,但2013年的晚高峰交通指數漲幅卻低於早高峰,其中,中秋節前工作日晚高峰平均擁堵持續時間比去年減少了30分鐘。

  “以前天天不著家的領導幹部現在都兩點一線了!” 老賈笑了。

  某市駐京辦負責接待的老李很有發言權,他説,往年這個時候,走訪關係單位,接待來的領導,組織老鄉會聯誼,操持節前聚餐,整天忙得跟飛蜂似的。“今年全停!人清凈了,車清凈了,心也清凈了。”

  “清凈”的不只是老李,每年即使顧不上家也得專程來北京送禮的江蘇小企業老闆陳東也松了一口氣。“省了一大筆錢,也省了精力和時間!”

  路面監控攝像頭背後的那雙“眼睛”看得很明白,排擠出各種送禮“赴局”的“泡沫”,剩下的都是出行剛需造成的擁堵,西二環、西三環的晚高峰擁堵持續時間明顯減少。

  “這劑‘強心針’效果太明顯了!”犀利如老賈,稱讚之餘還是要提提意見,“從不敢吃到不想吃,從不敢收禮到不想收禮,這其中的理兒還得靠官員們想想清楚,身體要是好,可不能靠一時的補,更要靠日積月累的鍛鍊啊!”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