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2017中秋節  >   最新報道

臺灣寫真:中秋節前夕在臺北梁實秋故居感受鄉愁

2017年10月04日 08:45: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臺北10月3日電 題:中秋節前夕在臺北梁實秋故居感受鄉愁

  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邢利宇

  中秋節前夕,記者來到位於臺灣臺北市雲和街的梁實秋故居,感受這位文壇大師的鄉愁。

  中秋節前夕,記者來到位於臺灣臺北市雲和街的梁實秋故居,感受這位文壇大師的鄉愁。1949年,梁實秋赴臺,不久後受邀前往臺灣師範學院(臺灣師範大學前身)任教,大女兒梁文茜和兒子梁文騏留在大陸。1952年,梁實秋和夫人程季淑、小女兒梁文薔搬入臺師大為他提供的宿舍——雲和街11號,一住就是7年。 蔣雪林攝

  中秋節前夕,記者來到位於臺灣臺北市雲和街的梁實秋故居,感受這位文壇大師的鄉愁。 蔣雪林攝

  1949年,梁實秋赴臺,不久後受邀前往臺灣師範學院(臺灣師範大學前身)任教,大女兒梁文茜和兒子梁文騏留在大陸。1952年,梁實秋和夫人程季淑、小女兒梁文薔搬入臺師大為他提供的宿舍——雲和街11號,一住就是7年。

  走進梁實秋故居,映入眼簾的是一棟咖啡色日式建築和庭院裏巨大的麵包樹。穿過故居的門,只見墻壁上挂著梁先生老中青三個時期的黑白老照片,環顧四週,有種時光倒流之感。

  梁實秋故居自然少不了他的《雅舍小品》。梁實秋自嘲嘴饞,一生未能忘情于詩酒,身居臺灣,但對老北京的美味始終唸唸不忘:一個小小的窩頭,存著祖父母在灶臺間的溫暖;一小鍋核桃酪,勾起一家人圍在小銅鍋前期待甜蜜的回憶。

  “過年須要在家鄉里才有味道,羈旅淒涼,到了年下只有長吁短嘆的份兒,還能有半點歡樂的心情?而所謂家,至少要有老小二代,若是上無雙親,下無兒女,只剩下伉儷一對,大眼瞪小眼,相敬如賓,還能製造什麼過年的氣氛?”

  這是梁實秋先生《北平年景》開篇的話。面世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北平年景》,正是梁實秋先生懷鄉的寫照。

  在臺北梁實秋故居執行長吳姿瑩看來,梁實秋、胡適那一代是一群“可憐的人”。他們前半生在大陸,後半生羈旅臺灣,這片小島嶼成了一塊傷心之地。

  “自大陸來臺的那些文化人,誰不懷鄉?”吳姿瑩説道。也正因如此,華人文學圈裏,就有了一個特殊的文化現象:臺灣島上的懷鄉悲情詩文。

  梁實秋來臺居住數十年,文學創作成績斐然。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多篇散文中,均透著他思鄉之痛。

  為解父親思鄉苦,1981年,梁實秋小女兒梁文薔回大陸探親,大女兒梁文茜折了一小枝棗樹葉,上面還有一個小青棗,讓梁文薔帶回臺灣。這棵棗樹是他們家在北京時一棵老棗樹的後代。後來那顆棗和枝葉都枯萎,梁實秋仍將棗葉珍藏在書中。

  1987年,臺灣《聯合報》主編採訪年過85歲的梁實秋,問他今生有何憾事。梁實秋説:“陸放翁‘但悲不見九州同’,我亦有同感。”

  再問:“現在您最希望的事是什麼?”答:“如今我最希望的事只有一件:國泰民安,家人團聚。”

  最終,梁實秋沒有等到和大女兒團聚,便已撒手人寰。

  梁實秋留下遺囑:“覓地埋葬,選臺北近郊墳山高地為宜,地勢要高。”

  遵照遺囑,家人將他的墓址選在臺灣淡水北新莊北海公園墓地。此地高曠,舉目四顧,蒼野茫茫;讓先生能夠隔海遙望魂牽夢繞的故鄉。

  在《送行》一文中,梁實秋稱“離別的一剎那像是開刀”。唐朝詩人孟郊詩云:“瘦馬戀舊秣,羈禽思故棲。”讀完《北平年景》,再讀《送行》,忽然明白,梁實秋先生為何把離別比喻為“像是開刀”。(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