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時代楷模  >   相關報道

曲建武:幫助大學生扣好人生的扣子

2018年11月13日 15:52:02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樂!你説你的夢想是活出一個精彩的自我。怎樣來理解呢?人的一生或許轟轟烈烈,或許默默無聞,這兩者都同樣會展現出精彩,重要的是做一個踏踏實實、有責任、懂感恩、肯付出的人……”

  這段生日祝福的短信,是年近六旬的曲建武為他的學生寫下的。他所帶的130多名學生,每個人在生日當天都會收到。而這,僅僅是曲建武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0多年來,全心全意關愛學生過程中的一件小事而已。

  “這30多年我就幹了一件事,就是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1982年,遼寧師範大學畢業的曲建武留校擔任輔導員。後來,他任遼寧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兼任省教育廳副廳長。其間,他心繫學生工作,對遼寧省孤兒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進行調研,並建議免除孤兒大學生的學費和住宿費。2013年,這件事情得以落實之後,56歲的曲建武做出了人生中一次重大抉擇——主動辭去正廳級領導職務,回到高校教學第一線,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思想政治課教師、輔導員。他如願成為大連海事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學院2013級130多名學生的輔導員,並主動承擔起了本科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任務。

  “一個青年學生,即便知識再多,如果沒有情感,無論對民族、國家,還是對他的父母,甚至自己,都是不負責任的,所以對學生的價值引領是至關重要的,我要做的就是習總書記説的‘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新生剛入學,曲建武就為他們一一建立電子檔案,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端午、中秋等節日期間,他會給每個學生送上粽子、月餅等禮物;他倡導建立愛心基金,自己每年出資1萬元作為基金經費,解決困難學生回家的路費和生活上遇到的問題……

  “教育的問題,首先是教育者的問題。老師不關心學生,學生自然就不跟你接觸了,所謂的鴻溝也就慢慢形成了。”曲建武的課堂從不點名,卻始終座無虛席。

  有的人説,如今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最主要的“敵人”就是網路或多媒體,而曲建武對此卻不以為然:“一味地應付是不行的,教育者要運用科技手段主動出擊。” 曲建武充分利用微信等方式與學生保持緊密聯繫,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學生自身的成長實際,將人生價值的選擇、大學的文化內涵等都融入與學生們的互動交流之中,潛移默化地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在點滴生活之中。

  就這樣,近4年來,他給學生發了200多萬字的微信、短信,他告訴學生們:“我説的每一句話未必都是對的,但是我所説的每一句話都是包含真情的,既然我做了你們的輔導員,那我就是你們的代理家長,希望我們共同努力,把這個大家庭建設得其樂融融。”

  有的學生給他發來長長的回信,有的給他點讚,有的發來可愛的笑臉,還有的學生打來電話,説是要聽聽老師的聲音。

  面對這樣一群可愛的學生,曲建武在教育事業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也對“幸福”有著自己的理解:“有學生時刻想著我,我就是最幸福的人。”

[責任編輯:汪明珠]

相關內容